探秘華夏航空的云上創新之路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近年來,“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熱詞。尤其是對于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對于傳統航空公司來說,也不例外。
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航空)是目前我國唯一長期專注于支線的獨立航空公司。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編織中國立體交通體系中最薄弱的部分——支線航空網絡,努力改善支線城市航空通達性,與國內主流干線航空公司、政府、機場通力合作,開創了以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互通互融為目標的航空運輸模式。
全身心投入數字化轉型
據華夏航空首席信息官蔣涵如介紹,在2016年底,華夏航空機隊規模到了20多架,信息化需求爆增。因為機隊規模到了這個規模節點,手工處理業務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求了。為此華夏航空新增了很多系統,有購買的,包括國外比較知名的ERP和維修管理系統,也自己研發了很多系統,包括運營保障、運行控制等系統。并且當時的基礎設施大部分都是在托管的機房里,也有一部分是在華夏航空自己的機房。由于信息系統增加,擴展基礎設施的需求就尤為迫切。這時候,就面臨著很重要的選擇:一是再建一個自有機房,規劃大小是幾百平方米,二是用公有云來代替基礎設施。
經過一系列的評測、對比之后,華夏航空選擇了使用AWS公有云來代替基礎設施建設。
經過一年的準備,華夏航空于2018年開始,與AWS正式展開合作。據蔣涵如介紹,首先搬到AWS上的是中轉2.0系統。
上云之路從中轉2.0系統開始
中轉2.0系統是華夏航空中轉航班產品“通程航班”的銷售和監控的系統,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旅客在華夏航空OTA或者官網平臺上去購買機票,會得到一個虛擬的航班號,中轉2.0系統會自動的把它分拆到兩個航班,自動出票。出票以后,中轉2.0系統會實時對出票航班進行跟蹤,了解這兩個航班的運行情況,比如有沒有取消,會不會延誤,特別是前面一段的延誤,會不會導致后面的航班銜接不上等。
在遷移到AWS公有云上之前,中轉2.0系統使用的是VMware虛擬化環境本地部署,因硬件設備老舊以及網絡出口帶寬不足,較為頻繁的出現假死、運行緩慢等情況,嚴重影響了OTA的業務對接成功率和客戶購票體驗。隨著中轉售票業務范圍日趨擴大、合作方日趨增多,OTA訪問量迅速增長,系統性能瓶頸日益凸顯。
華夏航空選擇以西云數據運營的AWS寧夏區域作為企業上云的核心平臺,主要考慮的是高性價比、低延遲、以及未來規模的擴展性。項目建設初期,針對原有架構,AWS SA及ProServe團隊提出了高可用設計、性能、安全等多方面的改造和優化建議,并持續協助夏華航空完成架構的部署、測試及優化。經過短短2個月左右的改造周期,中轉2.0即完成AWS云部署及試運行。
在部署到AWS公有云上后,系統的應用架構的解耦及高可用設計,極大增強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并為未來業務量的增長做好了彈性伸縮準備。由于完成了原Oracle向RDS MySQL數據庫的遷移,節省了原商業軟件昂貴的授權及持續的高額服務費用。通過項目的實施,培養了云架構團隊、開發團隊,制定了云部署的規范和流程。從業務指標來看,同期對比OTA數據采集量、下單成功率、云服務穩定性都得到了質的極大提升,有效支撐了中轉業務在春運重保期間的銷售增量,實現系統0故障。根據華夏航空自己將以往IDC租用使用方式與AWS云服務租用方式對比,云中的TCO只為原TCO的50%左右,大幅節約了項目建設和支撐成本。
在中轉2.0系統之后,華夏航空在2018年前后有約17個系統遷移到了AWS上,比較典型的是內部管理的綜合應用。
內部管理應用系統分三部分:一是門戶網站,二是業務流程處理系統BPM,三是面向員工的移動應用。因為華夏航空的管理和業務應用是交互在一起的,所以這個系統的遷移非常復雜,這是因為首先工作流與很多業務系統做了對接,每個業務中的審批最后都會流轉到這個工作流系統。所以說它和業務系統之間的結合會很多。
在華夏航空的門戶APP中,還有很多與運行和保障相關的業務管理的應用,比如飛行員和乘務員的出行管理,航班準備、任務查看等以及運行情況的查看和航班調整的展示等。所以遷移這個系統的任務會特別重。因為并不是把所有系統都搬到云上,其他的運行控制系統、航班保障系統、機務管理系統,以及ERP系統,都是部署在私有云上,所以云上云下的接口銜接,是一個非常繁瑣的工作,在網絡上、性能優化上會有很多困難,如果優化得不好,云上的信息交互會比較緩慢,甚至會出現斷線的情況。這個管理平臺的搬遷是華夏航空2018年的一個重點。
華夏航空的內部充值中心系統使用的是AWS最新無服務(Serverless)架構。華夏航空目前有約三千多名員工,基本上每個月都要用一至兩次充值,在這樣的使用量下,一個月的基礎設施消耗約一直兩百塊錢,如果用自己搭建的虛擬機來實現充值系統,這個費用要高好幾倍。云原生服務提高了業務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降低了業務系統的成本,“并且系統的穩定性也非常好,所以我們會利用云原生技術提供更多的服務。比如RDS托管數據庫的服務、Redis緩存服務等。”蔣涵如表示。
對公有云充滿信心
據記者了解,在航空領域,有不少航空公司出于安全的考慮,會選擇私有云服務,而華夏航空選擇了AWS公有云服務,并表示未來會將幾乎全部的業務都遷移到AWS公有云上。在蔣涵如看來,在數據安全方面,并非是將數據放在自己的私有云上就一定是安全的。只要做好加密和數據管理的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說,公有云會比私有云更安全,這也是華夏航空與AWS及其他云廠商溝通的一致看法。“放在私有云,其實也是聯網的,如果遇到攻擊的話,也會出現安全問題。而公有云的體量更大一些,基礎安全做得更完善一些,可能會更安全。”
據蔣涵如介紹,2019年和2020年是華夏航空上公有云的重點。2019年,會把公司最核心的運行和保障業務遷到云上。航空公司的運行和保障業務系統平臺是所有系統中的“發動機”,航班的運行信息都是用這個平臺來交互的,所有的業務部門基本上都要依靠這個系統平臺來開展工作。這個平臺和其它業務系統的關聯也非常大,并且是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所以需要平滑遷移,既要把它的架構優化之后遷移到云上,又要保證業務的連續性,這是一大難點。經過評估與溝通,華夏航空已經做出了可行的方案,系統的重構優化正在進行中。因為有了2018年的管理平臺遷移經驗,華夏航空非常有信心把運行和保障業務系統平臺遷移上云。
到2020年,華夏航空會把其他業務,包括飛行管理、安保管理、安全管理及一些周邊的業務管理,都遷移上云。而像ERP等大型系統會考慮后續其他機會上云。
記者視點
華夏航空是一個有創新基因的,思想超前的公司。無論是其通程產品,還是上云的決策,都體現了這一點。而創新也是AWS企業文化的一個特點,AWS所有的工作方式和產品設計都是用創新的方式來實現的。二者不謀而合,是深入合作的基礎。此外,AWS公有云在全球是領導者,在技術成熟度方面,在可靠性方面,都是最高的。AWS把客戶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幫助客戶優化架構,節約成本。這些都是華夏航空選擇AWS的原因,相信在AWS云服務的加持下,華夏航空將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穩,成功起飛。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