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_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_国产精品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综合网站_91精品又粗又猛又爽_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免费_91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 _久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_美女精品久久久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

云原生趨勢下的遷移與容災思考

云計算 云原生
云原生容災還處于早期階段,目前尚沒有完整的平臺能夠支持以上各種場景的容災需求,是值得持續探索的話題。云原生容災以備份為核心,以遷移、恢復和高可靠為業務場景,實現多云之間的自由流轉,最終滿足用戶的業務需求。

趨勢

1. 云原生發展趨勢

云原生(Cloud Native)是最近幾年非常火爆的話題,在 2020 年 7 月由信通院發布的《云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年》明確指出:云計算的拐點已到,云原生成為驅動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們不難發現云原生帶給 IT 產業一次重新洗牌,從應用開發過程到 IT 從業者的技術能力,都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基于云原生平臺的 Open Application Model 定義,在云原生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抽象,更加關注應用而非基礎架構。同時,越來越多的公有云開始支持 Serverless 服務,更加說明了未來的發展趨勢:應用為核心,輕量化基礎架構層在系統建設過程中的角色。但是無論如何變化,IT 整體發展方向,一定是向著更有利于業務快速迭代、滿足業務需求方向演進的。

2020 年 9 月,Snowflake 以每股 120 美金 IPO,創造了今年規模最大的 IPO,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軟件 IPO。Snowflake 利用云原生方式重構了數據倉庫,成功顛覆了行業競爭格局。這正是市場對云原生發展趨勢的最佳認可,所以下一個云原生顛覆的領域會不會是在傳統的容災領域呢?

2. 為什么云上需要全新的遷移和容災?

1)傳統方案的局限性

在這種大的趨勢下,傳統的遷移和容災仍然停留在數據搬運的層次上,而忽略了面向云的特性和用戶業務重新思考和構建。云計算的愿景是讓云資源像水、電一樣按需使用,所以基于云上的遷移和容災也理應順應這樣的歷史潮流。Snowflake 也是通過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成功打破舊的競爭格局。

為什么傳統容災的手段無法滿足云原生需求呢?簡單來說,二者關注的核心不同。傳統的容災往往以存儲為核心,擁有對存儲的至高無上的控制權。并且在物理時代,對于計算、存儲和網絡等基礎架構層也沒有有效的調度方法,無法實現高度自動化的編排。而基于云原生構建的應用,核心變成了云原生服務本身。當用戶業務系統全面上云后,用戶不再享有對底層存儲的絕對控制權,所以傳統的容災手段,就風光不在了。

我認為在構建云原生容災的解決方案上,要以業務為核心去思考構建方法,利用云原生服務的編排能力實現業務系統的連續性。

2)數據安全性

AWS CTO Werner Vogels 曾經說過:Everything fails, all the time。通過 AWS 的責任共擔模型,我們不難發現云商對底層基礎架構負責,用戶仍然要對自身自身數據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負責。

我認為在云原生趨勢下,用戶最直接訴求的來自數據安全性即備份,而遷移、恢復、高可靠等都是基于備份表現出的業務形態,而備份能力可能是由云原生能力提供的,也有可能是第三方能力提供的,但最終實現業務形態,是由編排產生的。

用戶上云并不等于高枕無憂,相反用戶要學習云的正確打開方式,才能最大程度來保證業務的連續性。雖然云在底層設計上是高可靠的,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外力造成的影響,例如:光纜被挖斷、斷電、人為誤操作導致的云平臺可用區無法使用,所以才有了類似“藍翔決定了中國云計算穩定性”的調侃。我認為用戶決定將業務遷移到云上的那一刻開始,備份、遷移、恢復、高可靠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如何合理利用云原生服務的特性實現業務連續性,同時進行成本優化,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

3)防止廠商鎖定

某種意義上說,云原生的方向是新一輪廠商鎖定,就像當年盛極一時的 IOE 架構一樣,只不過現在換成了云廠商作為底座承載應用。在 IOE 時代,用戶很難找到完美的替代品,但是在云時代,這種差異并不那么明顯。所以大部分的客戶通常選用混合云作為云建設策略,為了讓應用在不同云之間能夠平滑移動,利用容災技術的遷移一定是作為一個常態化需求存在的。Gartnar 也在多云管平臺定義中,將遷移和 DR 作為單獨的一項能力。充分說明遷移與容災在多云環境的的常態化趨勢。

云遷移與云容災的關系

1. 云遷移需求的產生

在傳統環境下,遷移的需求并不十分突出,除非是遇到機房搬遷或者硬件升級,才會想到遷移,但這里的遷移更像是搬鐵,遷移工具化與自動化的需求并不明顯。當 VMware 出現后,從物理環境到虛擬化的遷移需求被放大,但由于是單一的虛擬化平臺,基本上虛擬化廠商自身的工具就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了。在虛擬化平臺上,大家突然發現原來只能人工操作的物理環境一下子輕盈起來,簡單來說,我們的傳統服務器從一堆鐵變成了一個文件,并且這個文件還能夠被來回移動、復制。再后來,進入云時代,各家云平臺風生水起,國內云計算市場更是百家爭鳴,上云更是成為了一種剛性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出于對成本、廠商鎖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不同云之間的互相遷移更是會成為一種常態化的需求。

2. 底層技術一致

這里提到的云遷移和容災,并不是堆人提供的遷移服務,而是強調的高度自動化的手段。目標就是在遷移過程中保證業務連續性,縮短停機時間甚至不停機的效果。這里就借助了容災的存儲級別同步技術來實現在異構環境下的的“熱遷移”。現有解決方案里,既有傳統物理機搬遷時代的遷移軟件,也有基于云原生開發的工具。但無論何種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都解決了用戶上云的基本訴求。最大的區別在于人效比,這一點與你的利益直接相關。

從另外一個角度也不難發現,所謂的遷移在正式切換之前實質上就是容災的中間過程。同時,業務系統遷移到云平臺后,災備是一個連續的動作,這里既包含了傳統的備份和容災,還應該包含云上高可靠的概念。這樣,用戶業務系統在上云后,才能擺脫傳統基礎架構的負擔,做到“零運維”,真正享受到云所帶來的的紅利。所以,我認為在云原生狀態下,云遷移、云容災、云備份本質上就是一種業務形態,底層采用的技術手段可以是完全一致的。

3. 發展方向

在上述的痛點和趨勢下,必然會出現一種全新的平臺來幫助客戶解決數據的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問題,今天就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一下,在云原生的趨勢下如何構建應用系統的遷移與容災方案。

云遷移發展趨勢

1. 云遷移方式

遷移是一項重度的咨詢業務,網上各家云商、MSP 都有自己的方法論,其實看下來差別都不大,之前也有很多人在分享相關話題,本文就不再贅述。這里我們重點討論,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到底該采用哪種工具,哪種方式的效率最高。所謂云遷移工具,就是將源端遷移至目標端,保證源端在目標端正確運行。常見的方式包括:物理機到虛擬化、虛擬化到虛擬化、物理機到云平臺、虛擬化到云平臺等。

 

這是經典的 6R 遷移理論(現在已經升級為了 7R,多了 VMware 出來攪局),在這個圖中與真正遷移相關的其實只有 Rehosting、Replatforming、Repurchasing 和 Refactoring,但是在這 4R 中,Refactoring 明顯是一個長期的迭代過程,需要用戶和軟件開發商共同參與解決,Repurchasing 基本上與人為重新部署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真正由用戶或 MSP 在短期完成的只剩下 Rehosting 和 Replatofrming。

與上面這張經典的遷移理論相比,我更喜歡下面這張圖,這張圖更能反應一個傳統應用到云原生成長的全過程。與上述的結論相似,我們在真正擁抱云的時候,路徑基本為上述的三條:

  • Lift & Shift 是 Rehost 方式的另一種稱呼,這種方式路面最寬,寓意這條路是上云的最短路徑,應用不需要任何改造直接上云使用。
  • Evolve 和 Go Native 都屬于較窄的路徑,寓意為相對于 Rehost 方式,這兩條路徑所消耗的時間更久,難度更高。

在圖的最右側,三種形態是存在互相轉換的可能,最終演進為徹底的云原生,寓意為遷移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完成。

2. 重新托管(Rehost)方式

常用的重新托管方式為冷遷移和熱遷移,冷遷移往往涉及到步驟比較繁瑣,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并且容易出錯效率低,對業務連續性有較大的影響,不適合生產系統遷移。而熱遷移方案基本都是商用化的解決方案,這里又分為塊級別和文件級別,再細分為傳統方案與云原生方案。

1)冷遷移

我們先來看一下冷遷移的手動方案,以 VMware 到 OpenStack 為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 VMware 虛擬機文件(VMDK)通過 qemu-img 工具進行格式轉換,轉換為 QCOW2 或者 RAW 格式,上傳至 OpenStack Glance 服務,再重新在云平臺上進行啟動。當然這里面需要進行 virtio 驅動注入,否則主機無法正常在云平臺啟動。這個過程中最耗時的應該是虛擬機文件上傳至 OpenStack Glance 服務的過程,在我們最早期的實踐中,一臺主機從開始遷移到啟動完成足足花了 24 小時。同時,在你遷移這段時間的數據是有增量產生的,除非你將源端關機等待遷移完成,否則,你還要將上述步驟重新來一遍。所以說這種方式真的不適合有業務連續性的生產系統進行遷移。

那如果是物理機的冷遷移方案怎么做呢?經過我們的最佳實踐,這里為大家推薦的是老牌的備份工具 CloneZilla,中文名為再生龍。是一款非常老牌的備份軟件,常用于進行整機備份與恢復,與我們常見的 Norton Ghost 原理非常相似。CloneZilla 從底層的塊級別進行復制,可以進行整盤的備份,并且支持多種目標端,例如我們將磁盤保存至移動硬盤,實際格式就是 RAW,你只需要重復上述的方案即可完成遷移。但是在使用 CloneZilla 過程中,需要使用 Live CD 方式進行引導,同樣會面臨長時間業務系統中斷的問題,這也是上面我們提到的冷遷移并不適合生產環境遷移的原因。

 

 

 

2)傳統熱遷移方案

傳統的熱遷移方案基本分為塊級別和文件級別,兩者相似之處都是利用差量同步技術進行實現,即全量和增量交叉同步方式。

文件級別的熱遷移方案往往局限性較大,并不能算真正的 ReHost 方式,因為前期需要準備于源端完全一樣的操作系統,無法實現整機搬遷,從操作的復雜性更大和遷移的穩定性來說都不高。我們在 Linux 上常用的 Rsync 其實可以作為文件級別熱遷移的一種解決方案。

真正可以實現熱遷移的方案,還要使用塊級別同步,降低對底層操作系統依賴,實現整機的搬遷效果。傳統的塊級別熱遷移方案基本上來自于傳統容災方案的變種,利用內存操作系統 WIN PE 或其他 Live CD 實現,基本原理和過程如下圖所示。從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解決了遷移的目標,但是作為未來混合云常態化遷移需求來說,仍然有以下幾點不足:

  • 由于傳統熱遷移方案是基于物理環境構建的,所以我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人為介入非常多,對于使用者的技能要求比較高
  • 無法滿足云原生時代多租戶、自服務的需求
  • 安裝代理是用戶心中永遠的芥蒂
  • 一比一同步方式,從成本角度來說不夠經濟

最好的遷移驗證方式,就是將業務系統集群在云端完全恢復,但是手動驗證的方式,對遷移人力成本是再一次增加

3)云原生熱遷移方案

正是由于傳統遷移方案的弊端,應運而生了云原生的熱遷移方案,這一方面的代表廠商當屬 AWS 在 2019 年以 2.5 億美金擊敗 Google Cloud 收購的以色列云原生容災、遷移廠商 CloudEndure。

云原生熱遷移方案是指利用塊級別差量同步技術結合云原生 API 接口和資源實現高度自動化遷移效果,同時提供多租戶、API 接口滿足混合云租戶自服務的需求。我們先從原理角度分析一下,為什么相對于傳統方案,云原生的方式能夠滿足高度自動化、用戶自服務的用戶體驗。通過兩個方案對比,我們不難發現云原生方式的幾個優勢:

  • 利用云原生 API 接口和資源,操作簡便,完全取代了傳統方案大量繁瑣的人為操作,對使用者技術要求降低,學習陡峭程度大幅度降低
  • 由于操作簡便,遷移效率提高,有效提高遷移實施的人效比
  • 一對多的同步方式,大幅度降低計算資源使用,計算資源只在驗證和最終切換時使用
  • 能夠滿足多租戶、自服務的要求
  • 源端也可以支持無代理方式,打消用戶疑慮,并且適合大規模批量遷移
  • 高度自動化的驗證手段,在完成遷移切換前,能夠反復進行驗證

這是 CloudEndure 的架構圖,當然你也可以利用 CloudEndure 實現跨區域的容災。

不過可惜的一點是由于被 AWS 收購,CloudEndure 目前只能支持遷移至 AWS,無法滿足國內各種云遷移的需求。所以這里為大家推薦一款純國產化的遷移平臺——萬博智云的 HyperMotion,從原理上與 CloudEndure 非常相似,同時支持了 VMware 及 OpenStack 無代理的遷移,更重要的是覆蓋了國內主流的公有云、專有云和私有云的遷移。

3. 平臺重建(Replatforming)方式

隨著云原生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降低了應用架構的復雜度,使得企業能夠更專注自己的業務本身開發。但是研發側工作量的減少意味著這部分成本被轉嫁到部署及運維環節,所以 DevOps 成為在云原生運用中比不可少的一個緩解,也讓企業能夠更敏捷的應對業務上的復雜變化。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用戶通過少量的改造可以優先使用一部分云原生服務,這種遷移方式我們成為平臺重建(Replatforming),目前選擇平臺重建方式的遷移,多以與用戶數據相關的服務為主。常見的包括:數據庫服務 RDS、對象存儲服務、消息隊列服務、容器服務等。這些云原生服務的引入,降低了用戶運維成本。但是由于云原生服務自身封裝非常嚴密,底層的基礎架構層對于用戶完全不可見,所以無法用上述 Rehost 方式進行遷移,必須采用其他的輔助手段完成。

以關系型數據庫為例,每一種云幾乎都提供了遷移工具,像 AWS DMS,阿里云的 DTS,騰訊云的數據傳輸服務 DTS,這些云原生工具都可以支持 MySQL、MariaDB、PostgreSQL、Redis、MongoDB 等多種關系型數據庫及 NoSQL 數據庫遷移。以 MySQL 為例,這些服務都巧妙的利用了 binlog 復制的方式,實現了數據庫的在線遷移。

再以對象存儲為例,幾乎每一種云都提供了自己的遷移工具,像阿里云的 ossimport,騰訊云 COS Migration 工具,都可以實現本地到云端對象存儲的增量遷移。但是在實際遷移時,還應考慮成本問題,公有云的對象存儲在存儲數據上比較便宜,但是在讀出數據時是要根據網絡流量和請求次數進行收費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遷移方案時,充分考慮成本因素。如果數據量過大,還可以考慮采用離線設備方式,例如:AWS 的 Snowball,阿里云的閃電立方等。這部分就不展開介紹,以后有機會再單獨為大家介紹。

如果選擇平臺重建方式上云,除了要進行必要的應用改造,還需要選擇一款適合你的遷移工具,保證數據能夠平滑上云。結合上面的 Rehost 方式遷移,能夠實現業務系統的整體上云效果。由于涉及的服務較多,這里為大家提供一張遷移工具表格供大家參考。

云原生下的容災發展趨勢

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套平臺能夠完全滿足云原生狀態下的統一容災需求,我們通過以下場景來分析一下,如何才能構建一套統一的容災平臺滿足云原生的需求。

1. 傳統架構

我們以一個簡單的 Wordpress + MySQL 環境為例,傳統下的部署環境一般是這樣架構的:

如果為這套應用架構設計一套容災方案,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

1)負載均衡節點容災

負載均衡分為硬件和軟件層面,硬件負載均衡高可靠和容災往往通過自身的解決方案實現。如果是軟件負載均衡,往往需要安裝在基礎操作系統上,而同城的容災可以使用軟件高可靠的方式實現,而異地的容災往往是通過提前建立對等節點,或者干脆采用容災軟件的塊或者文件級別容災實現。是容災切換(Failover)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2)Web Server 的容災

Wordpress 的運行環境無非是 Apache + PHP,由于分離了用于存放用戶上傳的文件系統,所以該節點幾乎是無狀態的,通過擴展節點即可實現高可靠,而異地容災也比較簡單,傳統的塊級別和文件級別都可以滿足容災的需求。

3)共享文件系統的容災

圖中采用了 Gluster 的文件系統,由于分布式系統的一致性通常由內部維護,單純使用塊級別很難保證節點的一致性,所以這里面使用文件級別容災更為精確。

4)數據庫的容災

單純依靠存儲層面是無法根本實現數據庫 0 丟失數據的,所以一般采用從數據庫層面實現,當然如果為了降低成本,數據庫的容災可以簡單的使用周期 Dump 數據庫的方式實現,當然如果對可靠性要求較高,還可以使用 CDP 方式實現。

從以上的案例分析不難看出,傳統基礎架構下的容災往往以存儲為核心,無論是磁盤陣列的存儲鏡像,還是基于 I/O 數據塊、字節級的捕獲技術,結合網絡、數據庫和集群的應用級別技術完成高可靠和容災體系的構建。在整個容災過程的參與者主要為:主機、存儲、網絡和應用軟件,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所以在傳統容災方案中,如何正確解決存儲的容災也就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2. 混合云容災

這應該是目前最常見的混合云的方案,也是各大容災廠商主推的一種方式。這里我們相當于將云平臺當成了一套虛擬化平臺,幾乎沒有利用云平臺任何特性。在恢復過程中,需要大量人為的接入才能將業務系統恢復到可用狀態。這樣的架構并不符合云上的最佳實踐,但的確是很多業務系統備份或遷移上云后真實的寫照。

 

這樣的架構確實能解決容災的問題,但是從成本上來說很高,現在我們來換一種方式。我們利用了對象存儲和數據庫進行一次優化。我們將原有存儲服務存放至對象存儲中,而使用數據傳輸服務來進行實時的數據庫復制。云主機仍然采用傳統的塊級別進行同步。一旦出現故障,則需要自動化編排能力,重新將備份進行恢復,在最短時間內根據我們預設的方案進行恢復,完成容災。

 

 

3. 云上同城容災架構

上述的備份方式,實質上就是利用平臺重建的方式進行的遷移,既然已經利用遷移進行了備份,那完全可以對架構進行如下改造,形成同城的容災架構。我們根據云平臺的最佳實踐,對架構進行了如下調整:

 

這個架構不僅實現了應用級高可靠,還能夠支撐一定的高并發性,用戶在最少改造代價下就能夠在同城實現雙活的效果。我們來分析一下在云上利用了多少云原生的服務:

  • 域名解析服務
  • VPC 服務
  • 負載均衡服務
  • 自動伸縮服務
  • 云主機服務
  • 對象存儲服務
  • 關系型數據庫 RDS 服務

除了云主機外,其他服務均是天然就支持跨可用區的高可用特性,對于云主機我們可以制作鏡像方式,由自動伸縮服務負責實例的狀態。由于云上可用區就是同城容災的概念,這里我們就實現了同城的業務系統容災。

經過調整的架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業務連續性的要求,但是對于數據的安全性仍然缺乏保障。近幾年,勒索病毒橫行,大量企業為此蒙受巨大損失,所以數據備份是上云后必須實施的。云原生服務本身提供了備份方案,例如云主機的定期快照等,但往往服務比較分散,不容易統一進行管理。同時,在恢復時往往也是只能每一個服務進行恢復,如果業務系統規模較大,也會增加大量的恢復成本。雖然云原生服務解決了自身備份問題,但是將備份重新組織成應用是需要利用自動化的編排能力實現。

4. 同云異地容災架構

大部分的云原生服務都在可用區內,提供了高可靠能力,但是對于跨區域上通常提供的是備份能力。例如:可以將云主機變為鏡像,將鏡像復制到其他區域內;關系型數據庫和對象存儲也具備跨域的備份能力。利用這些組件自身的備份能力,外加上云自身資源的編排能力,我們可以實現在容災可用域將系統恢復至可用狀態。那如何觸發切換呢?

這里我們根據業務系統的特點,在云原生的監控上定制告警,利用告警平臺的觸發能力觸發函數計算,完成業務系統的跨域切換,形成異地容災的效果。

 

5. 跨云容災

但跨云容災不像同云容災時,在不同的可用區之間至少服務是一致的,那么此時,在同云上使用的方法基本失效,完全需要目標云平臺的能力或者中立的第三方的解決方案。這里除了數據的備份,還有一點是服務配置的互相匹配。才能完全滿足跨云容災恢復的需求。另外需要考慮的一點就是成本為例,以對象存儲為例,是典型的的“上云容易下云難”。所以如何利用云原生資源特性合理設計容災方案是對成本的極大考驗。

 

總結

云原生容災還處于早期階段,目前尚沒有完整的平臺能夠支持以上各種場景的容災需求,是值得持續探索的話題。云原生容災以備份為核心,以遷移、恢復和高可靠為業務場景,實現多云之間的自由流轉,最終滿足用戶的業務需求。

所以,作為面向云原生的容災平臺要解決好三方面的能力:

  • 以數據為核心,讓數據在多云之間互相流轉。數據是用戶核心價值,所以無論底層基礎架構如何變化,數據備份一定是用戶的剛醒需求。對于不同云原生服務如何解決好數據備份,是數據流轉的必要基礎。
  • 利用云原生編排能力,實現高度自動化,在數據基礎上構建業務場景。利用自動化編排能力實現更多的基于數據層的應用,幫助用戶完成更多的業務創新。
  • 靈活運用云原生資源特點,降低總體擁有成本。解決傳統容災投入巨大的問題,讓用戶的成本真的能像水、電一樣按需付費。

 

 

責任編輯:未麗燕 來源: 阿里巴巴云原生
相關推薦

2022-05-09 11:57:39

云原生實踐安全

2017-07-03 10:07:43

NAS存儲容災備份

2021-07-07 11:10:18

云原生多活容災體系

2020-03-16 12:39:47

容災備份規劃

2011-07-12 09:48:01

云計算虛擬化服務器

2022-02-22 07:40:10

邊緣計算云原生中心云

2015-11-18 10:04:15

云容災hypervisor

2013-11-13 13:53:51

華為云容災集約化容災

2017-10-26 09:22:26

2019-04-25 08:28:44

數據安全容災備份

2015-08-18 10:16:36

2023-02-17 13:08:31

2023-04-27 10:40:10

vivo容災服務器

2011-07-12 10:04:02

虛擬化IT容災

2011-07-12 09:32:46

云計算虛擬化IT容災

2022-06-23 07:34:58

云原生數據庫

2021-05-07 10:42:10

云計算云原生數據中臺

2021-08-09 21:02:02

云原生規模化演進

2017-07-10 09:40:06

災備

2016-10-24 11:24:22

電商數據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福利|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综合久久久| 在线观看毛片av| 欧美 日韩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xxx| a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不卡网国产精品二区| 亚洲aa中文字幕| www亚洲视频| 女人香蕉久久**毛片精品|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xvideos亚洲|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 av成人在线看| 五月激情丁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在线欧美| 青青草免费观看免费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999在线| 国产乡下妇女做爰视频|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图片专区| 国产网站欧美日韩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善良的小姨在线| 超薄肉色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激情视频8区| 精品一区二区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爆初菊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 欧美特大特白屁股xxxx|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 永久域名在线精品| 川上优的av在线一区二区| 9色porny自拍视频一区二区| 99精彩视频| 91禁在线观看| 欧美a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在线亚洲天堂|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开心六月丁香综合色啪|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看|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网| 欧美乱妇15p| 国产91色在线观看| 免费日韩成人|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图片| 综合欧美精品|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国模精品系列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av| 悠悠资源网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18|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久久| 清纯唯美亚洲综合| www五月天com| 免费看欧美美女黄的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影视| 亚洲自拍偷拍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youjizz久久| 蜜桃视频日韩|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图视频网|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 av资源新版天堂在线| 日韩欧美大尺度| 搡女人真爽免费午夜网站|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看|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一级全黄裸体片| 日韩高清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欧美色图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色网| 成人av在线天堂| 亚洲免费成人在线| 久久午夜羞羞影院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无吗高清不卡| 青春草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 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精品影院|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xxxxx在线看|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 成人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青青青草视频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怡红院影院| 亚洲区 欧美区| 欧洲杯半决赛直播| 欧美激情视频网站| 伊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电影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视频第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黑丝| 欧美日韩视频第一区| 国产十八熟妇av成人一区| 日韩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本网站| av老司机久久| 欧美国产丝袜视频| 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japansex久久高清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青青青在线免费观看|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7777| 巨大荫蒂视频欧美另类大|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国内自拍偷拍视频| 婷婷亚洲五月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播放|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天天弄| 有码一区二区三区| 玖玖爱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一二| 热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黄色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图片|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自拍电影| 欧美中在线观看|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你懂的| 成人做爰69片免费| 欧美日韩国内| 99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孕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二级| 国内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老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播放| 成人av三级|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91在线看国产|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国产乱人伦丫前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模特av私拍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国模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色婷婷福利天堂|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1av精品| 国产精品青青草|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999| 91成人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成a人| 日本道中文字幕| 美女网站久久| 特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97视频一区| 97在线看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青草久久伊人| 欧美男人的天堂一二区| 国产一级片免费看| 久久色.com|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清纯| 少妇免费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91麻豆精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久蕉依人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黄色大片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夜色精品三区| 波多野结衣免费观看| 9色精品在线| 一本一本a久久| 国产一级成人av|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6699嫩草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一区www| 黄色av小说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久久黄色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区二区四季|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仙踪林| 另类激情亚洲|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探花一区二区| 岛国视频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日本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男女自偷自拍图片另类| 国产同性人妖ts口直男| 色999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婷婷伊人五月天|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捆绑**| 日本人dh亚洲人ⅹxx| 麻豆freexxxx性91精品|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五月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小说| 欧美日本韩国国产| 成人偷拍自拍| 51成人做爰www免费看网站| 日韩经典一区| 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 欧美aaaaaa午夜精品| 国产a级片网站| 综合久久99|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 jlzzjlzz亚洲女人|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 日韩欧美黄色|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午夜精品在线| 成人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日韩av电影中文字幕| 色在线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不卡 | 99久久.com| 神马影院我不卡| 群体交乱之放荡娇妻一区二区|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欧美影院在线| 91免费版黄色| 日韩精品一区国产| 亚洲aa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在线|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第一二区| 俄罗斯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yjizz|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久久精品ww人人做人人爽| 天堂99x99es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2021日韩| 欧美极品日韩|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日本a| 99热在线成人|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aa级大片欧美三级|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酒店新书| 日韩电影在线看| av在线网址导航|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性猛交xxxx乱大交| 国产精品青草综合久久久久99| 女同久久另类69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久久国产| 色综合咪咪久久|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天堂8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男人天堂| 黄av在线播放| 77777少妇光屁股久久一区| 亚洲成人激情社区| 91沈先生在线观看| 欧美顶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毛片| 成人观看免费完整观看| 麻豆91在线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国产一区| 国产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开放时间|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超薄丝袜一区二区| 都市激情亚洲一区| 91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果冻传媒| 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一二三区| 逼特逼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二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日韩午夜av一区| www.亚洲免费| 久久久综合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一区| 午夜日本精品|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青青草手机在线视频| 欧美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美女色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重口乱码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97超碰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黄色av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xxxx| 亚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裸体视频| 国产精品18久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精电影在线| 欧美系列日韩一区| 黄色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69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a一欧美| 国产亚洲黄色片| 国产.欧美.日韩|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亚洲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9色| 日韩av黄色在线| 欧美日韩黄色一级片| av在线综合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精品| 国产乱码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飘花| 亚洲国产专区| 95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123| 亚洲人妻一区二区| 911国产网站尤物在线观看| 欧美天堂影院| 一本大道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黄色片| 亚洲男人天堂久| 天然素人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人成77777|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 日韩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 超级碰碰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66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在线播放| 色屁屁草草影院ccyy.com| 欧美日韩一级大片网址| 国产在线激情| 国产精品有限公司| 美女诱惑黄网站一区| 黑人と日本人の交わりビデオ|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蜜桃传媒在线观看免费进入 | 在线观看日韩| 大尺度做爰床戏呻吟舒畅| 日韩欧美成人区| 在线观看av的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黄色| 国产一区第一页|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月| 国产自产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偷拍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嗷嗷叫酒店| 国产视频久久网| va天堂va亚洲va影视|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www.蜜桃av.com| 国产91久久婷婷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黄色av电影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bt| 免费网站在线观看人| 日韩激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字幕明步|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日韩av久操|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中文字幕| av电影在线地址| 致1999电视剧免费观看策驰影院| 99久久国产免费看| 国产a级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