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別想再用5G套路用戶
昨日,工信部官網發布了《關于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對各地通信管理局、運營商、信通院提出了6項要求。從全球來看,目前我國5G發展成果非常亮眼,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應該忽略服務質量,本次《關于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是在5G用戶規模初步形成時發布,可以說是正當其時,為5G產業健康發展設置一個“底線“。
5G不僅涉及手機用戶,更涉及數量眾多的行業用戶,5G應用于各行各業是一個長跑過程,5G的服務質量也值得持續強調和持續提升。
“野蠻式”生長和高質量發展協調
5G已經成為全球信息產業的核心關注點,各主要經濟體將其放在重要位置,從全球市場來看,5G發展較為強勁。近日,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蜂窩基帶芯片的增長創歷史新高,這其中5G是核心的驅動因素。
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5G基帶芯片出貨量增長了十倍以上,由于出貨量的高速增長,5G基帶芯片收益首次超過4G,并占基帶芯片總收益的50%以上。其中,高通以40%的基帶收益份額排名第一,其次是聯發科(22%)和海思(19%)。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蜂窩基帶芯片市場份額(來源:Strategy Analytics)
5G基帶芯片占據基帶總收益的半壁江山,意味著蜂窩移動通信終端形成一個明顯的拐點,5G終端占終端的比例會快速提升。
從2016年10月,高通公司發布了全球首款5G基帶芯片X50起,各芯片廠商開始加快5G基帶研發速度,紛紛推出相關產品。然而,彼時5G網絡還未商用,這些5G基帶芯片只能用于樣機和測試,無法規模商用。2019年4月,韓國成為全球首個5G商用的國家,至今不足2年時間,5G基帶芯片收益就超越了其他基帶芯片的收益。
終端的豐富是5G生態快速發展的基礎,GSA最新數據顯示,過去的2020年5G終端數量增長較快,截至2020年底已有559款5G終端問世,其中60%的終端已商用,即335款商用的5G終端。
在已商用的5G終端結構中,5G手機有233款,占所有商用終端的大部分;已有35款CPE、25款物聯網模組、11款工業路由器、16款熱點設備以及6款平板電腦開始商用,另外還有多款基于5G的無人機、頭顯、機器人、售貨機等終端實現商用。商用的5G終端數量增多,2020年第四季度其數量比前三季度增加了50.9%。這些商用的5G終端,帶來了5G基帶芯片的強力增長。
從我國的角度看,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2020年1-12月,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1.63億部、上市新機型累計218款,占比分別為52.9%和47.2%。
國內手機出貨量及占比(來源:中國信通院)
終端數量的增長,帶來的是規模化的用戶數。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開通5G基站71.8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這一數字是在5G商用僅僅18個月時間里達到的,如此大規模的用戶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用戶對5G的發展投了贊成票,而對用戶的服務質量也需要做到不低于以往移動通信技術時代的服務水平。2億5G用戶,已達到全部移動用戶超過12%的比例,而且這一比例還在快速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提升服務質量是無法回避的話題,《關于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的發布正是為業界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莫讓5G服務低質量毀了5G發展紅利
《關于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從6個方面對各地監管機構和運營商提出要求,而其中所提的不少措施,也正是針對5G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的。
例如,《通知》中提到:尊重用戶的真實意愿,不得誤導、強迫用戶辦理或升級5G套餐,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開通5G套餐、升級包等服務。
實際上,此前部分運營商誤導、強行升級5G套餐情況非常多,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此類情況的吐槽,筆者身邊就有一些朋友莫名其妙地“被5G”,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運營商所謂的5G用戶。又如,運營商為了營銷宣傳,往往凸顯5G套餐用戶數,在一定程度上給大眾造成誤導。當用戶使用5G終端,并連接至5G網絡,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5G用戶。
因此,《通知》就明確提出:提醒用戶可通過實體營業廳、客服熱線、網上營業廳、手機APP查詢本地區5G網絡覆蓋情況,在5G網絡暫未覆蓋的地區發展5G用戶,事先提醒用戶知悉本地區5G網絡覆蓋進度情況;提醒用戶使用5G網絡要更換5G終端,非5G終端辦理5G套餐只能享受5G資費優惠,不能使用5G網絡。
近年來,鋪天蓋地的5G宣傳做了很好的市場教育,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夸大甚至神化了5G的能力,很多非行業人士感覺5G無所不能,給5G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原信產部部長吳基傳曾在一次公開場合提到:“現在5G很熱,比100℃的開水都熱,喝的話肯定是燙嘴的。”
在吳基傳看來,1G是以模擬技術為基礎的蜂窩無線電話系統,2G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3G網速顯著提升,使智能手機得到普及,4G時代流量資費大幅下降,視頻成為風口。因此,5G只是移動通信發展的一個階段,帶寬速率快、低時延、廣連接的特征要充分應用,但是我們要冷靜和務實地看待5G的應用推廣。
基于對5G的夸大宣傳,《通知》中明確提到:客觀真實宣傳5G業務及資費,公示全量在售套餐情況,不得片面夸大5G優勢或優惠項目,隱瞞或淡化限制性條件。
正如以上分析,《通知》中提出的大部分要求,在過去幾年5G宣傳和業務發展中都能找到對應的服務質量問題點,可以看出本次的《通知》是在深入調研5G發展各類現狀基礎上形成的。
雖然《關于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在多方面對5G發展質量進行規范,不過,在筆者看來,《通知》提出的只是服務質量的底線,5G作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工具,未來對其服務質量的要求會更高。
眾所周知,5G技術的很多創新正是面向用戶,為了給用戶提供更高級別和質量的服務體驗而生的。比如針對行業用戶高可靠、安全通信的需求,通過MEC、超級上行等技術,達到5G的服務等級協議承諾。而除了技術創新外,在行業應用落地過程中,網絡即服務(NaaS)已成為共識,此時服務質量的要求會遠遠超出《通知》所提出的要求,5G服務質量的提升還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