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后遺癥來了!人類日常聊天越來越AI化
和AI聊了兩年多,人類說話ChatGPT味越來越重了?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還真是。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花了兩年時間,分析了ChatGPT發布前后的非腳本化口語錄音,在2210萬個詞的數據集中發現像“delve”、“intricate”這些學術寫作詞高頻出現在人們日常說話中。
圖片
也就是說,口語化的“總之,咱這方案還有點問題。”說出來可能變成了——
“綜上所述,該方案存在優化空間。”
還有調皮的網友給出了一個要素過多的典型案例。
圖片
話不多說,咱還是先來看看研究是怎么做的。
學術寫作詞在日常說話中高頻出現
這是一項關于“AI是否在悄悄改變人類說話方式”的研究。
首先,研究背景很實在:現在,不管是寫論文還是寫作業,像“delve”、“intricate”這些偏學術的詞用得越來越多了,很多人覺得這是因為大模型總愛用這些詞。
圖片
那么問題來了:
這些變化到底是因為人們直接抄AI寫的內容,還是因為AI真的影響了人類自己的語言習慣,讓大家不自覺就說起了這些詞?
為了找到答案,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從美國流行的科技、科學類播客里,扒了10萬條錄音、2210萬個詞的隨口聊的無腳本對話。
他們把這些內容分成兩撥:2022年ChatGPT出來之前(主要是2019-2021年)和之后(2023-2025年),專門盯著那些AI愛用的詞,看人類在聊天時用這些詞的頻率有沒有變。
圖片
結果顯示,2022年之后,這些AI相關詞的使用頻率確實有明顯上升,比如“surpass”(超過)、“align”(對齊)這些詞用得比以前多了不少;
但作為對比的普通同義詞,比如“delve”的同義詞“explore”、“investigate”使用頻率沒什么明顯變化,有的增有的減,很均衡。
圖片
這就說明人類聊天時的用詞,確實在慢慢向AI的用詞習慣靠攏,越來越學術了……
不過研究也沒把話說死,還提到了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雖然這些詞用得多了,但沒法確定就是AI直接導致的,說不定這些詞本來就在慢慢流行,AI只是推了一把;
第二,這個研究只盯著科技播客,聽這些播客的人本來就常接觸AI,所以結果可能不代表所有人;
第三,播客里偶爾也有廣告或提前準備的問題,雖然這些內容占比很少,但仍可能會影響數據。
最后,研究還提了點對滲透效應的深層擔憂:如果AI用詞習慣會悄悄滲透到人類語言里,那萬一AI有不好的傾向,會不會連帶著影響人類的想法?
在10月即將舉行的第八屆人工智能、倫理與社會會議上,該研究會作為會議的一部分發表在AIES論文集中。
由于大模型能力的飛速發展,現在越來越難分清一段文字是人類寫的還是AI寫的,這也給研究語言本身帶來了麻煩。
為了證明自己沒用AI,網友們也給出了一些“小妙招”:有時會用一些小錯誤暗示別人自己并沒有使用AI。
圖片
所以你最近有沒有說過AI詞匯呢?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8.00238
參考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