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AI成為你的編程助手:如何高效使用Cursor
1 前言
2 學會與Cursor對話,建立高效溝通
2.1 編寫高質量提示詞
2.2 上下文引導
2.3 多輪對話
3 制定rule規(guī)則
3.1 什么是Cursor Rules?
3.2 如何配置 Rules?
3.3 最佳使用指南
4 總結與建議
4.1 核心要點
4.2 實踐建議
1.前言
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編程領域也隨之涌現出了許多AI輔助編程工具,例如Cursor、Trae、CodeBuddy、通義靈碼等。公司內部也在積極推廣AI編程工具的使用,目前團隊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是Cursor。
在日常交流中,大家普遍反饋它的表現不太穩(wěn)定,有時候好用有時候不好用。大家對好用的第一感知就是一次溝通后Cursor能完成至少40-60%,不好用則是超過三次后完成的不如預期。
那么,Cursor到底好不好用?我們又該如何發(fā)揮其能力,使其真正成為高效助手,切實為你的開發(fā)工作提效減負呢?
2.學會與Cursor對話,建立高效溝通
首先用好Cursor的第一步,在于學會如何與它進行高效“溝通”——也就是編寫清晰、高質量的提示詞(Prompt)。
一個好的提示詞,就像一句精準的魔法咒語,能讓AI迅速理解你的意圖,輸出符合預期的代碼。相反,模糊或殘缺的提示詞,往往只會讓人反復調試、失去耐心。
你可以把Cursor想象成一個聰明但尚需指導的實習生,你需要清晰地說明任務目標、代碼風格和注意事項,同時也要留給它一定的發(fā)揮空間。初期多試錯,逐步調整,直到找到最佳“默契”。
2.1 編寫高質量提示詞
提示詞的編寫不是隨意的描述,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系統(tǒng)性的結構化設計。
原則
- 具體勝于模糊:明確語言、框架、功能與落點
- 簡潔勝于冗長:一次只做一個明確任務
- 結構勝于無序:用清晰標記組織信息
基本框架
- 角色定義:明確
Cursor的身份 - 任務描述:具體說明要完成的任務是什么,任務的具體內容
- 約束條件:列出技術要求
- 預期輸出:描述結果格式
- 反饋循環(huán):不滿意時,提供改進建議
提示詞示例
角色:你是一個資深的Java高級開發(fā)工程師,具有豐富的設計和開發(fā)經驗。
需求描述: 設計并實現一個短信驗證碼發(fā)送功能,用于用戶登錄場景的身份驗證,確保驗證碼的有效性。
功能要求:
1. 核心功能
1) 手機號碼格式驗證:支持手機號碼格式驗證和合法性檢查
2) 驗證碼生成:生成4位隨機數字驗證碼
3) 驗證碼發(fā)送:調用現有短信服務發(fā)送短信驗證碼@ISmsService.send(SendParam parem)
4) 驗證碼驗證:驗證用戶輸入的驗證碼是否正確
...
2. 驗證碼生成規(guī)則
1) 隨機性:使用安全的隨機數生成算法
2) 唯一性:確保同一時間段內驗證碼不重復
...
3. 業(yè)務邏輯要求
1) 有效期限制:驗證碼5分鐘內有效
2) 使用限制:驗證碼僅可使用一次,驗證后立即失效
3) 錯誤限制:同一驗證碼最多允許驗證錯誤5次
4) 頻率限制:同一手機號限制發(fā)送頻率(60秒內只能發(fā)送一次)
5) 次數限制:每日發(fā)送次數限制(每天最多10次)
...
接口要求:
1.發(fā)送登錄短信驗證碼接口
請求uri:/auth/sms/send
請求方式:POST
出入參:由你思考進行設計
...
2.驗證驗證碼接口
請求uri:/auth/sms/verify
請求方式:POST
出入參:由你思考進行設計
...
技術要求:
1.數據庫必須使用Mysql
2.Json轉換必須使用Jackson,避免使用Fastjson
3.緩存中間件使用Redis
4.優(yōu)先使用注解方式
...
輸出要求:
1.Java代碼
控制層輸出:@SmsAuthController
服務層輸出:@SmsVerifyCodeService
...
2.接口文檔:
要求:包含Json格式的請求響應示例
輸出路徑/sms/api
...遵循準則
1) 角色準則:定義專業(yè)身份
原則:
為Cursor指定一個具體角色,并賦予具有專業(yè)性的認知,如"資深Java開發(fā)工程師,具有豐富的設計和開發(fā)經驗"
原因:
使其以角色身份視角思考輸出結果,角色決定輸出語氣和專業(yè)度,不要使其定位不清晰,讓其可能以一個小白
或初級開發(fā)者的身份進行設計實現功能2) 任務準則:目標明確
原則:
任務要具體、可量化,避免泛化,要清晰明確的描述出自己的任務訴求和要求
禁忌:
不要僅描述說"實現一個發(fā)送驗證碼功能"3) 約束準則:邊界清晰
原則:
列出技術棧、限制條件、優(yōu)先條件
要點:
包括"必須用"、"避免用"、"優(yōu)先用"4) 輸出準則:格式統(tǒng)一
原則:
明確輸出形式(如代碼、文本、列表)
技巧:
指定語言(如"Java代碼")或結構(如"分段描述")5) 迭代準則:持續(xù)優(yōu)化
原則:預留改進空間,接受多次調整
原因:Cursor設計或實現的功能代碼,無法保證一次到位,達到我們的預期,也有很大可能存在問題和漏洞,其每次生成的方案和代碼
都是需要我們人為的校驗check其準確性,對于不滿意的地方我們需要再次與Cursor進行溝通調整,這個過程是反復循環(huán)的,
直到達到我們的預期
方法:
用"如果不滿意,請調整為…"引導
示例:
輸出后反饋"代碼缺少注釋,請重新生成并加注釋"2.2 上下文引導
除了精準描述的提示詞外,在提示詞中引用必要的相關代碼或背景信息也是至關重要的,這能引導Cursor更好的理解背景和使用已有功能,讓Cursor生成的代碼更準確,避免Cursor重復代碼、“屎山” 代碼。
1)指定明確的接口如果在對話框中不進行@符號操作,那Cursor會檢索整個代碼庫,降低效率。
圖片
2)指定代碼輸出位置可以避免Cursor任意位置輸出,可以規(guī)范Cursor輸出位置。
圖片
3)建立功能導航對項目的核心功能提供必要的功能導航也是很有用處的,每次使用Cursor時,優(yōu)先通過導航獲取必要信息。 我們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MD文檔,專門記錄已經存在的類,簡要介紹類中的方法,讓Cursor優(yōu)先去閱讀這個導航,這樣能很快找到是否存在已完成的功能,類似圖書館找書。
圖片
4)我們也可以提供參考代碼,讓Cursor參考已有功能編寫方式進行實現新功能。
2.3 多輪對話
越復雜的功能或項目,使用Cursor時越難把控Cursor輸出內容的質量,我們可以化繁為簡,對復雜功能進行拆分,分步引導,逐步完成,這樣能很大程度上的保障Cursor完成功能和項目的質量。
先要框架,再要細節(jié),逐步驗證。
例如:
- 第一輪:實現驗證碼發(fā)送核心功能。
- 第二輪:驗證碼生成規(guī)則。
- 第三輪:添加業(yè)務限制邏輯。
- 第四輪:生成單元測試,驗證接口準確性。
3 制定rule規(guī)則
編寫清晰的提示詞可以明顯提升Cursor輸出的準確度,但當前AI大模型還存在兩大硬傷:
- 沒有記憶能力:模型無法保留會話之間的記憶,每次對話都像是“初次見面”。
- 上下文長度限制:輸入內容太多時,
AI會自動壓縮甚至丟棄部分信息。
這在小功能開發(fā)中尚可接受,但在較大的功能或需求開發(fā)中,則會引發(fā)以下問題:
- 效率低下:反復解釋相同內容,浪費大量時間。
- 質量不穩(wěn)定:
AI輸出風格不一致,增加代碼審查負擔。 - 知識孤島:團隊積累的領域知識難以被
AI有效利用。 - 降智效應:上下文丟失導致模型獲取信息不完整,輸出質量下降。
3.1 什么是Cursor Rules?
Cursor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Rules,簡單來說,Rules就是AI的“長期記憶庫”。你可以將項目知識、工作流程、代碼規(guī)范保存為持久化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會在每次對話時自動提供給AI。
目前支持三種規(guī)則類型:
- User Rules:全局設置,對所有項目生效。
- Project Rules:項目特定規(guī)則,支持版本控制。
- Memories Rules:基于對話歷史自動生成。
優(yōu)先級:文件規(guī)則 > 項目規(guī)則 > 用戶規(guī)則
3.2 如何配置 Rules?
1)User Rules:一勞永逸的全局設置在 Cursor Settings → Rules & Memories 中設置,比如讓AI始終用中文回復,一次設置,所有項目受益。
圖片
2)Project Rules:項目專屬知識庫在 Cursor Settings → Rules & Memories 中設置或在項目根目錄的 .cursor/rules 文件夾中創(chuàng)建 .mdc 文件。
圖片
3)Memories Rules:智能記憶生成在多輪對話后,使用 /generate cursor rules 命令讓AI自動生成規(guī)則。
圖片
3.3 最佳使用指南
1)最小化原則
要保持規(guī)則的簡潔、專注、易理解。
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 大而泛的規(guī)則,
AI不容易準確遵守,不要指望給它模糊的指令就能執(zhí)行得很完美。 - 每次請求都會被帶入到輸入當中,不僅不生效,還浪費
Token。
具體操作建議:
- 規(guī)則文件盡量保持在 500 行以內。
- 將大的規(guī)則拆分成多個可組合的小規(guī)則。
- 保留必要的、可執(zhí)行的規(guī)則,移除所有模棱兩可、大而泛、抽象的、重復的規(guī)則。
2)結構化原則
項目規(guī)則要結構清晰,具有層級和作用域。
我們可以使用分層架構來結構化地管理規(guī)則上下文,明確職責邊界。可以將項目中涉及的核心規(guī)則進行很好的分類,有效避免規(guī)則的冗余、沖突、拆分不合理等問題,維護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推薦按以下結構組織規(guī)則:
cursor-rules/
├── base/ # 基礎規(guī)則層(通用規(guī)則)
│ ├── core.mdc # 核心開發(fā)原則和響應語言
│ ├── tech-stack.mdc # 技術棧定義和官方文檔鏈接
│ ├── project-structure.mdc # 項目結構和文件組織規(guī)范
│ └── general.mdc # 通用編程規(guī)則
├── languages/ # 編程語言特定規(guī)則(語言規(guī)則)
│ ├── java.mdc # Java語言規(guī)則
│ ├── python.mdc # python語言規(guī)則
├── frameworks/ # 框架相關規(guī)則(框架規(guī)則)
│ ├── springboot.mdc # Spring Boot框架規(guī)則
├── other/ # 其他工具層規(guī)則(其他規(guī)則)
│ ├── document.mdc # 文檔編寫規(guī)則
│ ├── git.mdc # Git相關規(guī)則
│ └── gitflow.mdc # Git Flow工作流規(guī)則
└── demo/ # 示例配置
├── java/ # Java項目示例配置3)精準引用原則
明確告訴模型“看哪里”、“回答什么”、“基于哪個來源”。
Cursor Rules支持以下引用方式:
- Always:始終包含在模型上下文中。
- Auto Attached:設置模式匹配,當文件符合特定模式時啟用。
- Agent Request:由
AI自動判斷何時調用,需提供觸發(fā)說明。 - Manual:在 Chat 對話框中通過 @規(guī)則名 手動調用,例如 @git.mdc。
結合引用方式,可如下配置:
- 將通用規(guī)則設置為 Always Apply,始終生效。
- 將語言規(guī)則設置為根據文件擴展名自動應用(Apply to Specific Files)。
- 將框架規(guī)則設置為由
AI自動判斷或按擴展名應用(Agent Intelligently / Apply to Specific Files)。 - 其他可選規(guī)則(如 Git 相關)可設為手動調用(Apply Manual),需通過@規(guī)則名引用。
4)一致性原則
保持統(tǒng)一的一致性,并在所有地方遵循既定標準或最佳實踐。
要讓AI從上到下執(zhí)行統(tǒng)一的代碼風格并不容易,但設計一套好的規(guī)則,能夠減少這種不一致性。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第一,在通用層中的 core.mdc 強制要求遵守現有的代碼風格。如果你能夠提前搭好項目架子,讓 AI 直接遵守遠比從零搭建要好得多。
- 第二,在通用層中的 project-structure.mdc 設計不同端的項目組織架構,告訴
AI你編寫的代碼應該放在哪個目錄、哪個文件下面。 - 第三,在語言和框架層中,定義代碼風格、命名方式和最佳實踐。
最后,所有rules文件也應該盡量保持風格統(tǒng)一、結構統(tǒng)一,既利于維護,又利于AI的學習和引用。
4 總結與建議
4.1 核心要點
- 溝通質量決定輸出質量:清晰明確的
提示詞是關鍵 - 規(guī)則記憶:用好
Rules機制讓團隊規(guī)范,經驗形成長期記憶 - 迭代優(yōu)化:
AI輔助編程是一個需要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的過程
4.2 實踐建議
- 起步階段:從小的功能模塊開始嘗試,積累
提示詞編寫經驗 - 規(guī)則建設:逐步建立團隊的項目規(guī)則庫,形成知識沉淀
- 質量檢查:
AI生成的代碼仍需人工審核,確保質量和安全
掌握高效溝通方法和合理使用Rules機制,你可以顯著提升Cursor的實用性和穩(wěn)定性,使其真正成為開發(fā)中的高效助手,為你的編程工作帶來實質性的效率提升。
關于作者孔德志 采貨俠Java開發(fā)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