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不是考試,是表演!新晉OpenAI員工:重磅揭秘頂級AI崗通關密碼
「所有面試,本質上都是表演。」
在歷經數輪苛刻面試后,成功入職OpenAI后,Bas van Opheusden得出的終極結論。
你需要準備的不僅是完美的代碼,還有一個能展現領導力的「失敗故事」,一套應對「非正式聊天」的標準話術,甚至是一間光線完美的房間和兩個顯示器。
幾周前,Bas van Opheusden成功入職OpenAI研究崗。
他將面試過程和經驗寫成萬字「求職圣經」,在推特上爆火。

其中既有需要長期準備的技術棧,也有需要現場應對的小技巧。面經原文為英文,相關鏈接在文末。
面試準備
人生中ROI最高的事
想要面試AI研發崗,你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為面試所做的準備,可能是你一生中投資回報率ROI最高的事情。要盡可能早地開始準備。
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你可以學習新技能、閱讀論文,或者重溫一些經典研究。
通過練習面試,你可以從面試官那獲得真實的反饋,從而更好地審視自己。
可以與行業大咖交流,他們會一對一給你傳授某些技能。
Bas van Opheusden建議花費大約100小時在LeetCode練習上,同樣多的時間閱讀論文、使用類似Deep Research來復習相關知識并多與朋友交流。

求職者展示自己最好的工具是諸如Github主頁,獲得Github星標,參加黑客松等都會為你贏得面試機會。而Linkedin等專業平臺的職業標簽會為你定期推送相關崗位。
熟悉面試流程
在大多數公司的流程中,第一步通常是負責招聘的HR簡短且「非正式」的電話:
他們會解釋招聘流程,告訴你將要面試你的直屬上級是誰以及他們在哪個團隊。
在這次通話中,一定要做筆記。
你需要記住將要面試你的人是誰,你面試的崗位。
之后,你可以在谷歌學術上搜索面試官,面試前讀一讀他這幾年發表的論文,觀看他們的講座。你要了解面試官最近做了什么,在關注什么——通常,大家都喜歡你關注他們的內容。
萬事俱備,只待面試
面對視頻面試,一個好設備(例如麥克風、高清攝像頭),會讓面試過程變得絲滑。
面試的時候,可以準備兩個顯示屏,這樣可以一個屏幕放個人介紹的ppt,一個屏幕放視頻通話的窗口。這樣能讓你直視面試官的眼睛,直接和面試官眼神交流。
面試時,所處的房間要確保光線充足。同時還需要準備備用耳機,以免萬一耳機出現問題。面試前還需要清理桌面,并帶上筆和紙,方便做筆記。
在編程面試時,壓力有點大。在監督下,你需要一邊調試代碼中的越界錯誤,還要一邊解釋自己的思路,這種體驗對可能會有些尷尬。此外,你還不能使用在日常工作中代碼庫或大模型工具。
為了打有準備之仗,你需要盡可能多地與朋友練習,在規定的時間內編程,選擇一些棘手的問題。練習時,還要讓朋友假裝不認識你。這會很尷尬,但這就是目的。你要在面試前學會接受這種尷尬。
此外,你需要了解不同公司面試時用到視頻通話軟件,熟悉如何投屏。
有的公司會允許面試者選用自己熟悉的編碼工具,例如Notebook或谷歌Colab,而有的公司只允許使用文本編輯器。你需要提前熟悉,適應在沒有高亮和自動補全的環境下編程。
在面試前一天早點睡覺。如果需要,打開空氣凈化器、空調,保證環境舒適。
在面試前30分鐘,放松心情, 比如去散步或擼一會兒貓。確保面試前你已經吃飽、上過廁所,并且身邊有放好的水。
提前到達線上會議室。如果面試時間是下午2點,那么1:55 就加入通話。
面試官可能會在2:03左右出現。如果2:05還沒有出現,可以和招聘官發一封預寫好的郵件進行提醒,他們通常會在2:07左右出現。
面試,不止是面「試」
在面試一開始,往往會有一些非正式的談話,例如面試官會約你喝咖啡,與你聊聊職業規劃。但Bas警告:所有互動都是面試的一部分。
面試官說這是「非正式」,只是因為沒有評分表,但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在被默默打分。
如果是和面試官線下的非正式互動,例如面試官約你一起先吃個午餐再面試,你也需要準備標準話術,比如:
三句話自我介紹、為什么想來這家公司、最近在研究什么……
在正式面試時,開場白要簡潔,這樣才能將更多的面試時間花在具體問題。
不止是技術,還要「編故事」
面試過程中,你會發現面試官不止關注技術相關的問題,還在考察面試者能不能像一個CEO那樣思考。
Bas驚訝地發現,多家公司都問他根本無法透漏的消息,比如前雇主Imbue的技術路線、商業模式甚至營收模型。
但他意識到,在這個過程中,面試官其實在測試兩點:
(一)你是否真正理解所在組織的使命,
(二)你是否有能力將個人工作與公司戰略對齊。
這其實是一種領導力的體現,哪怕你面試的崗位只是初級研究員,面試官也希望你能像CEO一樣思考。
即使是技術崗,面試也將不止涉及編程,還會有行為面試。
這類面試不考技術,轉而問「人品」問題:你有沒有領導力、怎么處理沖突、如何面對失敗……
Bas建議:準備5個故事,覆蓋80%的問題。
比如,一個「項目延期但最終超額交付」的故事,可以同時回答「如何應對壓力」、「如何領導團隊」、「如何與客戶溝通」等多個問題。
他特別強調:一定要有「失敗故事」。
如果說「我從不犯錯」,要么顯得傲慢,要么被認為「沒挑戰過難題」。而一個真誠的失敗+反思+改進的故事,反而能贏得信任。
而在失敗故事中,推薦STAR-I模型(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 Impact)。
還要加入「救贖弧光」:即如何從失敗中成長,最終逆轉局勢。
這種敘事結構,正是人類最易共鳴的「英雄之旅」。
真誠是你的武器
在行為面試時,要保持真誠。如果你試圖在面試中扮演一個角色,面試官會立刻察覺到。人類在這方面很擅長。
如果你在OpenAI面試中,不能自然而然脫口而出地說出:
我想加入OpenAI,因為OpenAI是世界上最酷的公司。
那就不要說這句話,而是要找到適合你的話。
面試過程中,很多人會覺得面試官是在刁難自己,可實際是:面試官希望你通過。因為面試官只是給你出題并評判。
對于面試官來說,最好的情況是你表現得很好,他們可以寫一封非常積極的推薦信,而看著一個候選人掙扎是最糟糕的。
面試者可以利用這一點。Bas van Opheusden偶爾會直接問:
我希望通過這次面試。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實現這一點?
通過這種方式,他至少通過了一次本不會通過的面試。
編程面試
而對于編程面試,AI研發常見的題目已經固定。
例如,從零開始實現方向傳播,或調試Transformer:
面試官會給你一段有bug的self-attention實現,讓你找錯。
重點是tensor shape、mask邏輯(尤其是causal mask),可在nanoGPT上進行練習。在準備過程中,需要用好Deep Research這樣的工具。
在面試編程時,要習慣代碼將要做什么,通過#to do來結構化的表述,例如下面的代碼:
X = torch.zeros([N, N]) #to do: 檢查是否初始化為 0?其中后面的todo是告訴自己以及接受代碼的人,這段代碼還缺失什么,方便之后補上。
例如,上面的代碼并沒有檢查是否初始化,使用 # to do 向面試官表示你想到了這一點,也能讓你更容易注意到遺漏的部分。
另一個類似的是使用assert斷言,明確程序正常運行所需的條件,這避免邊緣情況下整段代碼的崩潰。
面試官重點關注這類良好的編程習慣。
面試后要當心!
不要只看錢
很多人以為拿到offer就結束了,Bas卻說:真正的博弈才開始。
「公司知道你合格,但他們不知道你多想來,也不知道愿意開多高薪水。」
于是,一場「反向評估」悄然展開:他們可能故意拖延、設置極限deadline、甚至「不小心」錯過你的回復,以測試你的誠意和談判能力。
一些招聘人員會玩弄手段。
Bas曾遇到過公司給出極其短暫的截止日期、撤回錄用通知、完全失聯,或者「不小心」在另一個截止日期過后才發出錄用通知。盡量爭取盡可能多的書面協議(這本身可能需要談判),并且不要假設你在談判上比對方更有優勢。
而如果你能拿到多個offer,Bas給的建議是,別只看錢:
工資固然重要,但團隊、使命、文化、地點、甚至食堂飯菜,都影響長期幸福感。
如果每次走進大門,公司都能讓你微笑,請選擇這樣的工作。
而若是沒有拿到offer,你也可以和面試官要求談談,對方也希望能盡快找一個合適的人選。
你可以要求與面試官再次進行交談,見見團隊的其他成員,或者在面試后再次訪問公司。
但請記住,沒有非正式的交談。

相關面經: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ZV73D2vgaj2yu_tjN3TVOP6QVLWVPXJB2rrqSZQxYtI/edit?tab=t.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