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圈再顛覆!中國AI翻譯耳機通話翻譯,實測震撼
剛剛,在上海世界會客廳現場,一部AI翻譯耳機成為了全場焦點。
從上海到迪拜,跨越6000多公里,時空第一次在耳畔折疊。
發布會現場,主講人戴上那副翻譯耳機,向迪拜友人發出的問候,瞬間被清晰轉譯。
圖片
身處迪拜的朋友,分別用英語和阿拉伯語進行了交流,AI翻譯耳機同樣完成了實時互譯。
在介紹迪拜塔等身邊景點的過程中,迪拜友人說的英語還摻雜著口音,并用到了很多人名、地名等專業名詞。
即便如此,AI翻譯耳機依舊可以做到絲滑轉譯。

更驚喜的是,兩城的通話內容,還可以聯動手機APP,同時高亮呈現,方便回顧理解。
圖片
「隨身譯、隨時聊」這六個字背后,是AI同傳技術再次以如此輕盈的姿態,降臨到每個人身邊。
上一次,還是在幾個月前的WAIC大會,背后同款AI同傳系統,讓全場都秒懂了Hinton的倫敦腔。

不論是專業術語,還是深奧的表達,它都做到了即時響應,以符合中文語言習慣精準轉譯。
這款全新AI翻譯耳機,是科大訊飛在今天下午重磅發布的新品。
它不僅采用了全新「骨導+氣導」設計,還集成了「端到端語音同傳」技術,讓雙城對話無阻。
今天,這道曾經只存在于國際峰會上的「同傳光環」,終于化作每個人口袋里的日常魔法。
八項全能冠軍,IDC最強背書
這一次,IDC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AI翻譯技術評估》,成為印證科大訊飛AI翻譯實力的最強背書。
這份報告,全方位梳理了中國AI翻譯市場的現狀,并對國內5家主流AI翻譯廠商,進行了全面評估。
報告中,一共從8大維度展開評估,可以歸類為兩大層面,分別包括:
技術能力層:AI翻譯速度、AI翻譯效果、AI翻譯專業度、AI翻譯擬人度
產品和商業化能力層:研發投入、產品應用成熟度、商業化規模、用戶推薦度
令人欣喜的是,科大訊飛以卓越的表現脫穎而出,在這8個維度里均居榜首,更有6項拿下滿分,全方位領跑行業,穩坐中國AI翻譯技術TOP 1王座。
來源:IDC《中國AI翻譯技術評估》
在技術實力上,科大訊飛在AI翻譯速度、效果、專業度上拿下滿分。
就翻譯速度來說,其AI中英同傳響應最快可達2秒,刷新人類聽感無痕的新紀錄。
在醫療、法律、科技等垂類測試中,科大訊飛AI翻譯具備了真功夫,可以做到精準翻譯。此外,其AI翻譯語音播報擬人度、自然度、舒適度業界領先。
在商業規模化上,科大訊飛同樣做到了業界第一,實現了「軟件+硬件+服務」全場景覆蓋。
它擁有業內最完整的AI翻譯「產品矩陣」,產品定位明確,適配性強。
比如,硬件產品方面,科大訊飛翻譯機等市場占有率持續領先;軟件服務方面,翻譯SaaS、科大訊飛同傳等,已服務千行百業。
當然了,一切成績離不開用戶的支持。IDC報告評測中,科大訊飛AI翻譯用戶推薦度TOP 1,表明了市場對其前瞻布局的肯定。
具體來說,科大訊飛硬件產品便攜性優、操作簡單,用戶推薦達到滿分,行業第一。
這進一步確認了科大訊飛的行業地位,成為市場與用戶心智的「中國AI翻譯第一品牌」。
八項滿分第一,是科大訊飛實打實的成果。而這一次,科大訊飛再次發力了。
在技術向,升級了端到端同傳大模型;同時在商業化方面,首發AI翻譯耳機新品、翻譯機再迭代。
端到端同傳重大升級
堅實的技術底座,是一切商業化成果的根基。大會上,科大訊飛「端到端同傳大模型」技術再次迎來了全新升級。
2025年,對于科大訊飛而言,是AI同傳技術的「高光之年」——
1月15日發布星火語音同傳大模型,國內首個端到端同傳大模型
7月25日第二次重大升級
10月14日第三次技術飛躍
短短九個月,模型就完成了三次重大迭代,速度之快在AI翻譯行業前所未有。
圖片
這種快速迭代的背后,是科大訊飛26年來在語音和AI領域的技術沉淀,以及對技術路線的前瞻洞察和堅定投入。
此次升級,主要聚焦在中英同傳效果優化與語種戰略拓展。
中英同傳,領先業界
首先,中英同傳效果上再升級,主觀體驗評分高達4.6分(滿分5分),翻譯效果領先業界。
圖片
不論是多人會議的復雜場景,還是單人演講的專業場合,AI翻譯準確、流暢,有效消除了傳統翻譯的「碎片化」、「機械感」。
在響應速度上,AI端到端同傳持續領跑,首字響應時間低至2秒,達到了人類高階同傳標準,帶來「實時同步」的極致體驗。
專業詞庫從上一次的8萬擴充至10萬+,覆蓋了醫療、金融、法律、科技等高壁壘領域,準確率大幅提升。
此外,科大訊飛AI同傳合成語音的自然度、擬人度顯著提升,用戶主觀選擇傾向達83%。
系統實現了「譯」與「說」無縫耦合,翻譯結果不僅準確,還如真人般流暢自然。
新增的「聲音復刻」功能,僅用一句語音樣本,AI即可復刻其音色,相似度超90%。
這一點至關重要,翻譯結果用自己的聲音播報,仿佛親口說外語,讓溝通更加真實,更具情感連接。
新增阿語、西語同傳互譯
這一次,「端到端同傳」技術升級,還新增了中英與阿拉伯語、西班牙語之間的同傳互譯。
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阿拉伯語在國際政治、外交、能源、宗教領域的影響力不可替代。
西班牙語,全球第二大使用人數的語言,覆蓋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多個國家,是大陸文化與經貿交流的重要紐帶。
新增對這兩種語言的支持,標志著科大訊飛AI翻譯具備了服務更高層級國際事務與更廣泛大眾市場的能力。
這項突破,將會進一步拓展技術在全球市場應用的深度與廣度。
圖片
尤其是,在高端國際場合,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眾多以阿語、西語為官方語言國家中,顯著提升溝通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科大訊飛AI翻譯耳機,便率先搭載了最新的「端到端語音同傳」技術。
全球首發,雙城絲滑交流
大會現場,我們看到了,科大訊飛AI翻譯耳機讓跨越兩城不同語言的人絲滑交流,打破了空間的隔閡。
這一切,得益于「端到端同傳大模型」的持續進化,由此在準確度、響應速度,還是播報自然度,實現顯著突破。
而精準翻譯的前提,首先在于「聽得準」。
在硬件設計上,科大訊飛AI翻譯耳機同樣實現了創新突破——采用了「骨導+氣導」設計,一個多感融合AI降噪系統。
同時,團隊還結合先進的硬件配置與自研AI算法,打造出一套獨特的「降噪」解決方案。
圖片
在硬件創新上,配備了2個數字硅麥克風+1個骨傳導麥克風,可以有效捕獲環境音和語音細節,實現精準拾音。
而且,它還采用了麥克風延長桿設計,以30度指向佩戴者,形成最佳拾音角度。
AI翻譯耳機還搭載了全新的「降噪算法」,可以選擇「近場」和「遠場」的聲音,實現了:
- 近場降噪:專注捕捉用戶自身的聲音,屏蔽周圍干擾
- 遠場降噪:清晰提取遠距離音源,適用于會議、工廠等嘈雜場景
圖片
在通話翻譯中,耳機揚聲器播放聲音時,會產生振動。這些振動容易被骨傳導麥克風誤認為是用戶語音信號,導致輸入信號混雜,準確性下降。
最新技術可通過算法分析,準確分離「用戶說話的有效信號」與「環境的噪音」。
然后,將噪聲精準剔除,確保輸入信號的純凈度。
更驚喜的是,在面對面翻譯場景中,科大訊飛AI翻譯耳機支持雙人各佩戴一只耳機,實現實時一人一耳,實時互譯。
做到這些還不夠,科大訊飛AI翻譯耳機還與科大訊飛APP無縫銜接,便于實時查看翻譯結果,打通智能翻譯的生態。
翻譯機2.0升級,使用場景拓寬
除了AI翻譯耳機,雙屏翻譯機2.0也迎來全面升級,這一次最大亮點在于,會議場景增強。
在線字幕功能,不僅局限于會議翻譯,還新增了「旁聽同傳」和「演講翻譯」兩大場景支持。
- 旁聽同傳:可生成二維碼/鏈接
- 演講翻譯:支持多設備查看

為了提升聽譯體驗,科大訊飛翻譯機還新增了「翻譯結果播報」功能,可自主開關并調節語速。
播報時,翻譯內容會逐句高亮顯示,同步呈現原文、譯文,不怕信息遺漏。
針對多人會議、圓桌討論等復雜場景,翻譯機新增了「中英雙語講話人分離」功能。
此外,智能生成會議紀要,靈活分享會議記錄,也是翻譯機最大亮點,讓信息管理更智能,大幅提升會議效率。
現場演示中,主講人手持翻譯機開啟「強降噪」功能,有了1米虛擬隔音墻,即便周邊四個人用超大聲說話,它也能做到精準識別。

同樣,翻譯機與各種軟件聯動,可以在平板電腦、會場大屏上,實時查看文字版內容。
圖片
一款全新AI翻譯耳機,再加上進化后的翻譯機,科大訊飛「軟硬一體」的產品矩陣再次得到了加強。
這種全棧優勢,是國內其他AI翻譯廠商無法比擬的。
軟硬一體,自主可控,定制適配
在硬件端,科大訊飛已有AI翻譯耳機、AI翻譯機、AI錄音筆等代表性產品。
在軟件端,訊飛翻譯APP、訊飛翻譯SaaS平臺、訊飛同傳、訊飛聽見多語言會議系統,皆在布局之中。
相較之下,通用硬件廠商的做法,往往是「拿來主義」,簡單地將第三方模型或算法搭載到硬件上,缺乏針對性的深度優化。
舉個栗子,設計一款錄音設備,配備基礎的麥克風和通用芯片,然后直接采購現成的語音處理模型/API。
這種「拼裝」模式,在簡單場景中或許能夠應付。
但是,一旦面對復雜環境,比如多人會議、嘈雜的戶外場景等,就容易露怯。
前端的聲音采集環節往往是短板,麥克風陣列缺乏場景化設計,無法有效過濾背景噪音或聚焦目標音源,導致輸入音頻質量低下。
就算是后端搭載的大模型再強,前端聲音沒有錄清楚,一切都白搭。
更關鍵的是,這種通用方案缺乏「軟硬協同」優化的能力,難以根據用戶需求靈活調整,最終產品體驗停留在「能用」狀態,難以滿足高標準用戶群體的期待。
想要把用戶真心實意服務好,光賣產品不夠,還需要深入客戶,懂其所需。
反觀科大訊飛的自主可控模式,通過軟硬件深度適配,從聲音采集到算法處理,實現了無縫銜接,確保了性能的全面領先。
在科大訊飛內部,硬件部門和訊飛研究院協同工作,通過深度軟硬整合硬件適配定制化模型,做到從產品設計到算法優化的全鏈條聯動。
這就像是為用戶量身定制的一道菜,科大訊飛不僅自己挑選了頂級的「食材」(硬件),還精心調配了「烹飪方式」(軟件算法),確保每一步貼合用戶需求。
由此,科大訊飛AI翻譯才能真正做到「用戶需要什么,就適配什么」的高標準。
AI翻譯,做世界No.1
無論是翻譯耳機的面世、翻譯機2.0進化,還是端到端同傳技術再突破,都是科大訊飛推進「AI翻譯」的一系列重要動作。
你或許會問:究竟什么是「AI翻譯」?科大訊飛為何選擇在此時正式提出?
眾所周知,在古老的《圣經》中,巴別塔因語言的分裂讓人類四散,溝通的夢想被高墻阻隔。
如今,全球七千多種語言猶如無形壁壘,正阻礙著文化交融與文明對話。
在AI浪潮以驚人速度推動世界互聯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愈發緊密,而語言障礙正是橫亙其中、亟需打破的最后一道邊界。
「AI翻譯」的提出,是科大訊飛必須要肩負的歷史使命。
為什么做「AI翻譯」?
· 全球融合大勢所趨,重塑語言連接
放眼全世界,人類文明的進步,正源于不同國家、民族與語言文化之間的持續交融與對話。
語言多樣性既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也構成了溝通「巴別塔」的難題。
正因此,全球翻譯市場蓬勃發展,規模也在同步擴大。
權威報告稱,預計在2025年,全球翻譯服務市場規模達277.8億美元。截至2029年,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42.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5.4%。
圖片
AI翻譯,恰恰順應了這一趨勢,通過AI技術去打破語言壁壘,推動人與人之間的深度連接。
科大訊飛副總裁趙翔在采訪中強調,「解決這一問題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科大訊飛的歷史使命」。
·用戶痛點的現實呼喚
「AI翻譯」,又植根于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
反觀國內,中國企業出海熱潮高漲,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國內企業走向全球,不僅要面對英語國家,還有很多小語種國家。
當前能夠精通各種語言的翻譯人才,少之又少,人工翻譯難以覆蓋廣泛的語種需求。
此時,AI翻譯具備的多語言能力,成為了關鍵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旅游場景的語言障礙日益凸顯。如今,中國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大。
截止25年9月,中國已與29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并對47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如今,國外游客入境同比增長超50%。
AI翻譯的即時多語種支持,可以為游客提供無縫的體驗。
此外,商務、政府等場合對高效溝通的需求,同樣迫切。AI翻譯可以「不知疲倦」地完整記錄對話,確保溝通的準確性與流暢性。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AI翻譯」戰略應運而生。
三重壁壘
那么,問題又來了,做這件事的人,為什么非科大訊飛不可呢?
在AI浪潮大背景之下,很多互聯網巨頭均在AI翻譯、同傳等領域重金投入,科大訊飛的護城河又在哪里呢?
技術、賽道、生態,三種壁壘,鑄就起科大訊飛堅固的護城河。
首先,科大訊飛的信心源于深厚的技術積累。
作為語音技術的領軍者,科大訊飛不僅承建了中國唯一「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并于2024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這是AI公司中,唯一憑借語音技術獲此殊榮。
圖片
科大訊飛作為第一單位,獲獎項目是《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星火大模型」是科大訊飛一切翻譯技術的核心底座。自發布以來,它歷經多次迭代,每一次都對標世界頂級模型。
更關鍵的是,星火是唯一完全基于國產算力「飛星二號」訓練部署的大模型。這不僅是技術優勢,更是戰略安全的保障。
在當前環境下,自主可控不是口號,而是科大訊飛每一行代碼、每一次訓練的堅持。
基于星火,科大訊飛打造的端到端同傳技術業內領先,已在WAIC、東盟博覽會等國際會議上廣泛應用。
當行業還在使用「拼接式」方案時,科大訊飛早在今年1月,就實現了端到端語音同傳的工程化和產品化。
這種立體防御體系——「技術頂層設計-產品極致體驗-專業領域深耕」,構成了科大訊飛的核心壁壘。
其次,選擇「翻譯賽道」本身就是護城河。
這一賽道看似擁擠,但真正強大模型與專業翻譯、同傳場景深度結合,并持續投入的玩家屈指可數。
這片藍海市場,專業性極強,需要對語境、術語有著深刻的理解。
科大訊飛深諳此道,不走捷徑,而是通過對復雜場景的積累,打造不可復制的優勢。
平臺型巨頭擁有流量和生態,它們的戰略是「廣」,是構建一個包羅萬象的AI基礎設施和應用市場。
與其他巨頭相比,科大訊飛護城河在于「深度」,而非「廣度」。
如今,科大訊飛同傳已累計服務全球50+國家和地區,助力超40萬場次會議,覆蓋觀眾總數超4億人次。
它已成為國際會議的標配,許多大會甚至以此判斷是否「國際化」。這種Know-how積累,不是通用大模型短期能彌補的。
最后,科大訊飛構建了業界最豐富的「全產品矩陣」,覆蓋多元化應用場景。
從輕量化APP到智能硬件,再到大型會議系統解決方案,這種軟硬一體化的服務,精準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最關鍵的還是,軟硬一體化適配,數據全流程打通。
同一賬號,在翻譯APP、翻譯機、AI錄音筆等多平臺間無縫切換,隨著使用頻次增加,AI對用戶習慣的理解加深,優化個性化服務,形成了「漣漪效應」。
數據流轉驅動模型迭代,構建自我進化的閉環。
如今回看IDC報告,科大訊飛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前瞻性布局,無可厚非地成為AI翻譯領域的領頭羊。
翻譯從來不只是語言、文字的轉換,更應是連接世界的紐帶。
科大訊飛的愿景是,以翻譯為起點,推動全球信息的平等流動,讓語言不再成為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如今,在教育、貿易、公共服務、全球科技與創新協作等領域,科大訊飛AI翻譯的變革已落地生根。
比如,在教育領域,訊飛翻譯機、APP等便捷工具,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外語,促進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
在貿易領域,翻譯機、翻譯耳機等產品精準切入商務談判、跨國會議場景,提升跨境貿易效率,降低溝通成本等等。
科大訊飛的AI翻譯,正打破語言枷鎖,成為點亮全球智慧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