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開源商業模式對比:開源究竟有何意義?
“開源軟件”可以進行商業化運作,“商業軟件”同樣也可以選擇“開源”。“開源”的目的是方便知識共享,而商業化運作則是為了將停留在“知識”層面上的軟件代碼與文檔轉變為適應商品社會需求的“軟件商品”,從而使知識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但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中國,開源商業化卻明顯不同。
Larry Augustin在他的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歐洲和美國的商業開源軟件的比較》。倪光南院士將這篇文章的內容加以延伸,以《中國、歐洲、美國的商業開源軟件的比較》為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倪光南院士認為把開源軟件和商業軟件對立起來,把私有軟件當成商業軟件,開源軟件不當成商業軟件,是不對的。并從六個方面闡述中國、歐洲、美國商業化開源的區別,指出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有更多的理由支持和推廣開源軟件。
以下摘自倪光南院士演講內容:
一、采納開源軟件的主要原因
在美國,采納開源軟件的主要原因是成本。
在歐洲,成本仍是重要的,但是開源軟件的“開源”特性是更加重要,尤其是,可以有多個供應商(避免被個別廠商鎖定)以及可以支持和影響計劃的發展方向。
在中國,開源軟件的***意義是自主可控,保障信息安全,其次才是多供應商、成本低等等方面的考慮。開源軟件的“開源”特性在中國比在歐洲更為重視。
二、創造商業開源軟件業務的主要驅動者
美國是商業利益。在美國,是風險投資驅動開源軟件業務的發展。美國已有一個很大的、成功的私有軟件業務,美國的目標是建立下一代的軟件公司。
但是,在歐洲情況不是這樣。那里,一個很自然的愿望是建立本地的軟件產業,而開源軟件提供了這樣的機會,這是它們采納開源軟件的主要動力。歐盟也很支持。
在中國,情況和歐洲比較接近,中國也希望建立本地的軟件產業,這不僅是發展經濟的要求,而且更是保障信息安全的要求,所以,中國比歐洲有更大的動力發展軟件產業,這是中國采納開源軟件的主要動力。
最近,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2006- 2020年)》部署的“核高基”專項已經實施,其中“基礎軟件產品”包括了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和辦公套件等等內容,它們與開源軟件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例如:專項要發展的操作系統是與開源軟件Linux兼容、遵循Linux開放標準的,它或是自主開發并與開源軟件相結合,或就是基于開源軟件發展出來的。“核高基”重大專項所支持的其它基礎軟件也與開源軟件有類似的密切關系。所以說,國家支持發展自主基礎軟件也就是支持了開源軟件;而開源軟件只要與中國的軟件人才結合起來,就可以成為自主可控的軟件(或服務)。
三、雙許可證商業模式
在美國,基于雙許可證的商業模式(或是在一個商業許可證下再許可開源代碼,或是銷售一個基于開源軟件上的增值商業版本)已是很普遍的。
但是在歐洲,這樣的模式不被接受。在美國,CIO們更愿意從一家廠商以商業許可證獲得開源軟件。
在中國,有關廠商也采用雙許可證的商業模式,不過用戶對此普遍缺乏了解,他們從廠商獲得開源軟件而不大關心是采用什么許可證。
四、軟件銷售模式
在美國,主要是直銷。商業開源軟件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它可以越過軟件銷售的中間環節而直接到達用戶的好處。
但在歐洲,情況不是這樣。這里,用戶主要通過增值零售商和系統集成商獲得軟件,直銷模式并沒有被廣泛接受,這可能是因為歐洲的增值零售商和系統集成商在開源軟件方面的投入高于美國的同行。
在中國,用戶從有關開源軟件廠商或系統集成廠商獲得開源軟件(下載不屬于銷售)。
五、開源商業模式
美國公司不愿意做服務商業模式,因為人力資本很貴。它們關注于提供產品,如提供私有的增值產品或在提供開源軟件版的同時提供企業版。
在歐洲,訂購服務和支持模式是主要的,而在美國,認為服務模式不可擴展,應是產品模式。
在中國,開源商業模式主要是服務,但是也有廠商銷售基于開源軟件開發的“自主版權”軟件,采取產品模式。當然,也有二者混合的模式。
六、對開源軟件產品的期望
美國,在一個開源軟件許可證之下,產品可用(但不一定所有產品都可用),產品的商業許可證版本一般可用,產品計劃由商業廠商管理
作為開源軟件企業,在歐洲顯然比在美國的條件更高。在歐洲,如果一個公司主要是開源軟件廠商,那么人們期望它的軟件***是開源許可證的,此外,還有一些社區模式或交互模式,使客戶可以參與引導軟件的發展方向。
在中國,在國家計劃支持下,許多企業或機構基于開源軟件發展“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版權)”軟件產品,根據許可證的不同,這些產品可能開源或不開源。存在的問題是社區參與不足,對社區回饋不夠。
在我國政府采購中,按照《軟件政府采購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本國供應商發行的源代碼開放軟件視同本國軟件予以認定。雖然這個《辦法》沒有正式公布,但這個原則已得到認可。由此可見,本國軟件與開源軟件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相通的;支持國產軟件和支持開源軟件在很多情況下是一致的。
小結: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對商業開源軟件的態度也不相同,中國和歐洲比較接近,而與美國差別較大。當然,中國比歐洲有更多的理由支持和推廣開源軟件。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