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和創新網絡信息管理的建議
一、網絡已成為國際爭奪的重要戰略資源
2010年,全球網絡人口20.8億,手機用戶突破50億。中國的網絡人口達到4.57億人,其中青少年超過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34.3%。預計“十二五”末網民將達7.5億。我國網絡人口發展的趨勢是,受教育人口占比大,青少年占比大。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網時間2.3小時。作為領土、領海、領空之外的第四空間,網絡成為國際爭奪的重要戰略資源。
網絡安全涉及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社會等諸多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信息在互聯網中無國界地傳遞和滲透,對國家安全產生重要影響。如:維基解密事件,近期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國發生的政權動蕩事件中,網絡都起到了誘導和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如facebook網站)。這表明網絡信息安全事關國家主權和政權,涉及國家核心利益,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網絡與先進生產力密切相關。網絡經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成長最快的產業。網絡人才是***有創新力的人才。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4.5萬億元,同比增長22%。2009年淘寶網銷售額超過2千億,增長近100%,已大大超過沃爾瑪和家樂福銷售額的總和。所有現代產業(金融、貿易、商務等)都與網絡密不可分。
當前我國網絡具有五大特點:一是開放性、滲透性、扁平化(任何一個人都可成為焦點及焦點制造者);二是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放大效果明顯、互動性強;三是不對稱性、不可控性、難以預測性;四是科技含量高、無邊際性、隨身性、無線性;五是社會性、雙刃性、復雜性。
二、當前我國網絡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的網絡信息管理還沒有建立一體化的協同管理模式,政府管理多頭化、分段式,缺乏統一、聯動、協調、系統和無縫的管理,存在政策空隙。前瞻性不足,后管理多,引導性管理少,在建設和監管上還存在缺位或不到位。法制建設滯后,與網絡的快速發展極不適應。網絡管理技術創新也滯后。
三、加強和創新網絡信息管理的建議
***、把網絡信息管理和網絡經濟發展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把網絡管理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國家戰略全局予以考慮。把網絡資源作為國家戰略資源超前謀劃布局。把網絡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十二五”規劃。
第二、健全和完善科學化的管理體制
創新體制機制。在互聯網管理上體現“黨的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四位一體的協同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導、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統籌協調的管理機構,對網絡信息管理進行戰略、整體和系統性的研究,開展頂層設計和結構設計。加強網絡信息管理立法,建立法制化的網絡管理機制。制定一攬子相應政策,如扶持網絡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化管理,引導公眾參與及行業自律。
第三、把網絡管理作為政府轉變職能,服務民眾,強化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1.建議政府高度重視網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思想、理念、行為上迅速適應網絡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把網絡管理作為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作為開展群眾工作、親民服務百姓的重要平臺;作為搭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平臺;作為對國家未來(青少年)和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平臺;作為引導輿論、化解矛盾的重要平臺;作為建立透明政府和責任政府的重要手段。
2.建立預防性的輿論引導機制。通過科技管理手段抓關鍵節點,重點關注流量大的網站、熱門媒體、高搜索率的詞匯、重要搜索引擎、重要的網絡社區、論壇、微博、敏感視頻、重要的意見***等來建立預見性的輿論引導和管理。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一線網絡評論人才,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和敏感話題,及時發出正面的、有說服力的聲音,占領輿論制高點。
3.通過網絡構建新型的聯系群眾機制。各級黨委、政府應充分利用網絡方便、快捷、直接、有效、互動的溝通方式,“發 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通過問政于民、問計于民,了解和回應民意,構建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信任關系。通過網絡創新通暢、及時、高效的社會管理機制,“***限度激發社會活力、***限度增加和諧因素、***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
4.重視網絡危機管理。如規范網絡傳播秩序;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加強網絡媒體自律建設;加強誠信和道德建設;加強政府對網絡輿論的引導作用和話語權建設;建立政府在網絡上與公眾的多元多方位對話機制;建立公眾情緒的適度釋放機制和矛盾化解機制;建立國家網絡安全防火墻。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