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忠:智慧的分析洞察成就企業(yè)業(yè)務
原創(chuàng)作者:鳶瑋
5月17日,2012 IBM智慧的分析洞察論壇在京召開,IBM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軟件集團總經理胡世忠在致辭中介紹了IBM對于智慧的分析洞察的看法。他認為,IBM智慧的分析洞察可以幫助企業(yè)變成更加智慧的組織,同時讓地球變成更加智慧的地球。
5月17日,2012 IBM智慧的分析洞察論壇在京召開,IBM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軟件集團總經理胡世忠在致辭中介紹了IBM對于智慧的分析洞察的看法。他認為,IBM智慧的分析洞察可以幫助企業(yè)變成更加智慧的組織,同時讓地球變成更加智慧的地球。
胡世忠表示:“智慧的分析洞察將引領各行業(yè)的企業(yè)掀起一場IT和業(yè)務的革新:從IT層面來看,業(yè)界領先的IBM的大數據平臺、業(yè)務分析工具等將幫助企業(yè)重新構建、優(yōu)化已有的IT架構,助力企業(yè)以更高的效率從大數據中‘掘金’;從業(yè)務層面來看,智慧的分析洞察更具針對性的特色解決方案及方法論將幫助業(yè)務人員和決策者明確需求、快速行動,將最新的技術與實際業(yè)務相結合, 從而獲得深具價值的業(yè)務成果。”
IBM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軟件集團總經理胡世忠
目前,IBM在智慧分析洞察方面進行了巨大投資,從2005年投資160億美元進行了30次收購,全球有8個分析解決方案中心,其中1個位于中國,全球有1萬多位技術專家,9000位顧問,400位研究院,中國有由1000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同時,沃森(Watson)也是使用大量的數據,另外也提供咨詢的知識的基礎,同時IBM將很多客戶經驗集中到這樣一個分析工具當中去。智慧的分析洞察方法就是可以將信息變成一種洞察力,然后再把它變成一種商務成果。
更多現場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cloud.51cto.com/exp/ibmbao201205/
以下為胡世忠演講的現場實錄:
大家早上好。非常熱烈歡迎大家在百忙中抽空參加今天這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我們?yōu)榇蠹覝蕚淞朔浅XS富的內容,為大家提供一些專家的專業(yè)知識,我也想歡迎這幾位來到中國的專家和嘉賓。我在前面10分鐘給大家介紹一下究竟我們今天期待著什么,另外,簡單介紹一下IBM對于智慧的分析洞察的看法,另外也談一下我們怎么樣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在此之前,我首先想借此機會回顧一下四年多前,當時IBM宣布了這樣一個目標,我們希望在市場上,在全球和中國達到什么目標,就是幫助企業(yè)變成更加智慧的組織,同時地球變成更加智慧的地球。當時在一些飛機場就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應用。
第二,在過去的四年中我們所學習到的以及與客戶一起合作所學習到的,我們想實現智慧的地球,最終還是你的能力和分析,分析是你成功的關鍵。正因如此,我下面花幾分鐘時間強調一下分析的重要性。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我們談到分析的時候,我們從幾千個客戶當中可以看到,這一話題不僅僅是IT人士討論的話題,也不僅僅是某一個行業(yè)、某一個企業(yè)、某一個組織的話題,而是每一個人都關注的話題。你們有些人可能已經參加過過去幾年IBM的活動,現在你可以看到我們對于市場發(fā)布的信息有些變化。我們幾年前所引用的很多客戶的話都是那些IT人員,但現在你會看到我們引用的不僅僅是IT的人,這里有一些商業(yè)領導人是我們的客戶,我們從這些商業(yè)領導人這里得到一些洞察力或信息,我們會發(fā)現對他們來說管理數據已經不夠他們在市場上進行競爭了。
另外,IT人士,我們現在和他們不僅僅是討論技術問題,而是討論怎么樣管理、一個組織的風險。同時由于這個市場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所以我們對于數據處理的方式都得發(fā)生變化,現在我們經常談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 指攜帶自己的設備辦公,這些設備包括個人電腦、手機、平板等),就是使用你自己的設備,讓你的設備更加可及、更加好用。而在不同的聽眾當中,比如說有各種各樣的商業(yè)人士,我所學到的一點,比如人力資源,我們他們稱為人力資源總監(jiān),他們所關注的也是要有這樣一種分析能力,通過這種分析能力可以使得他們組織的人力資源更加強大。我可以舉例,比如在人力資源的有些人士關注怎么挽留他們的人才、培訓他們的人才,怎么確保這個公司在今后規(guī)模擴大之后如何有足夠的人才去支持。因此,有了這種分析的能力,有一種能力去發(fā)展人力資源,去了解市場的變遷,比如我們現在特別需要有很多具有精算師背景的人才,因為在商務領域非常需要這樣的人才,所以現在企業(yè)會去爭奪這樣的人才,所以這時候人力資源特別關注,他們能不能有一種預測未來人才發(fā)展的模型,可以招募到這些人才,能夠挽留住這些人才。還有CFO,可能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新聞,說在過去的一周當中一個大銀行虧損了200億,就是摩根,同時你們也讀到了最近在歐洲發(fā)生了主權債務危機,這對于你的企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我們經常會有一個經濟災難在全球產生影響,它肯定會對企業(yè)產生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對企業(yè)進行壓力測試,來看看企業(yè)有多大的承受能力。這里面跟你數據的處理能力有關系,在過去四年當中,在中國分析的深度和廣度已經不僅僅是對于某一個特定領域,而是對所有人都適用了,我們會討論信息的洞察、數據等等。如果你想處在對手的領先地位,你就必須有這種領先能力。為什么我們現在特別需要這種分析能力呢?這里是IBM的一個觀點,一是由于大數據的出現,大數據這個詞在很多發(fā)言中都提到,但是大數據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下面談一下我們的角度。
我們再回到過去四年當中,我們討論數據的時候經常說企業(yè)數據、公司內部的數據,有數據倉庫或數據庫,這是來自ERP應用、供應鏈管理的數據,但是現在數據有一個爆炸性的增長。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通過社會媒體,比如像微博、博客等等,在西方是Facebook和Twitter,這樣就導致了新的數據大量爆發(fā),我們把它稱為結構性數據和非結構性數據。結構性數據來自文件,而非結構性數據來自海量的數據,所以我們現在是用P級來形容數據的數量,而以前是T級。我們也出現了社會的媒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論壇,這也是改變了我們和別人交流的方式,所以現在的權利已經開始向消費者轉移了。你會看到現在世界上很多事情或者是產品的銷售,很多是靠消費者在社會論壇上的討論所決定。如果一個公司失敗了,很可能是因為他的產品在論壇上沒有得到消費者的好評,也就是說權利的影響力已經向消費者轉移了。最后,由于數據的不斷爆發(fā),由于非結構和結構性的數據出現,由于大量、快速數據的傳輸,我們需要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總結一下IBM在智慧的分析洞察方面進行了巨大投資,我們的投資大概是160億美元是投資于智慧的分析洞察的。在軟件方面我們也投入了85萬的項目,其中有1/3都是關于數據分析的。另外,我們也在招募、培訓發(fā)展大量的技術專家。我們在中國有1000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另外我們也和我們的商務伙伴和大學進行合作,以便能夠提供解決方案,使得我們實現一個智慧地球。這不僅僅是一個軟件的投資,也不僅僅是一個軟件的宣言,而是在IBM公司,當我們談到智慧的分析洞察的時候是在增強我們系統(tǒng)的能力,你會看到我們在服務器方面提供新的系統(tǒng)能力。同時,沃森(Watson)也是使用大量的數據,另外也提供咨詢的知識的基礎,同時我們將很多客戶經驗集中到這樣一個分析工具當中去。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就是智慧的分析洞察,方法就是可以將信息變成一種洞察力,然后再把它變成一種商務成果。
我特別想清楚地向大家展示的信息,大家可以看到這里有很多公司,這里有很多公司是我們收購的公司,這些公司給我們提供了智慧的分析洞察的工具和能力,這些可能是跟大家相關的事情,在過去一年當中我們在和我們的媒體或者商務伙伴合作的時候經常會問到一個問題,我們怎么樣看待這些客戶的大數據,我們怎么樣看待大數據的解決方案。我想強調的一點是,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并沒有一個獨特的產品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它是一個一系列產品數據的討論,以及相關的洞察力,可能首先是說怎么樣壓縮它,怎么樣優(yōu)化這些數據,怎么樣將這個數據變成一種比較合格的格式等等的問題。這樣一系列的產品IBM都在進行投資,IBM希望能夠實現一個整體、全面的智慧的分析洞察方式。
最后,我來強調一下我剛才所提的這幾點。我一直在跟很多人進行一些討論,比如胡總,我們經常的這種討論有很多非常偉大的想法,如果我就是一個小公司,這個會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呢?有人會說IBM會給我們提供一些企業(yè)級的解決方案,比如說金融行業(yè)的企業(yè),如果他是一個東莞的玩具商,也認為跟他沒有關系。這是一個巨大的話題,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這里我想回答的是,把數據變成一種洞察,變成一種行動,變成商務的成果,這并不是僅僅為某一個行業(yè)準備的,也不僅僅是為某一個職業(yè)所準備的,比如只是為IT的職業(yè)人群,但實際上采購的人、人力資源、財務人員都可以使用。
我上周見了一位科學家,科學家也非常關注數據的準確性和規(guī)律性。這里我們看到幾個公司,這幾個公司有的大、有的小,但是我們都是起點級的合作,這種合作可大可小,比如像漢庭酒店,他們希望有這樣一種能力,他們可以預測每一個季節(jié)、每一個季度入住率是什么樣的,在夏天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家庭來訪問,他們會提供一種特惠的,為兒童提供的優(yōu)惠政策。如果在秋天的時候,可能有更多的貿易展覽,他可能會提供一些無線網絡等服務,這樣他們就可以根據季節(jié)提供不同的針對性的服務給他們的客戶,這是起點級的合作。
第二個例子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是競爭非常強烈的行業(yè),因為我自己為我的孩子、為我的家庭購買保險,如果我去旅游的話,我希望速度非常快,因為保單我都很熟悉,但是我需要一個保險公司能夠最適合我的需求的服務,最適合我家庭的需求,因為我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所以這時候管理的數據也會經過不同的變化,所以希望這個保險公司可以追蹤我們的變化,這樣就需要有內容管理。
第三個例子,在很多情況下很多數據是紙質的、非紙質的,有表格的,有Word的,對于大家來講,信息是所有人要面對的問題,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對于所有的角色,所有方面,所有人都要面對這種情況,需要他們進行決策,來幫助這個組織成長,并且成為一個智慧的地球。
責任編輯:鳶瑋
來源:
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