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最終會過渡到公有云
如今,關于云計算的介紹真可謂鋪天蓋地。在肯定云計算美好前景的同時,大家一致認為私有云更具現實意義。的確,與公有云相比,私有云在安全、網絡架構、應用遷移等方面更易實現,業務風險也更小,在公有云尚未完全解決安全問題,公有云服務尚未完善之前,私有云是明智的選擇。
但是,私有云并不***。企業在搭建私有云架構或是使用私有云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謹慎,考慮得全面一些。
公有云才是最終歸宿
不可否認,公有云才是云計算發展的最終歸宿。要實現“全世界只有五臺計算機”的設想,私有云顯然有些力不從心。公有云提供的服務模式更具彈性,可以真正實現服務的按需定制。可以允許你在特定的時間內增加額外的計算能力,這都是私有云所無法比擬的。
因此,在搭建私有云架構的過程中,要將眼光放的長遠一些,考慮將來如何將其與公有云實現對接。換句話說,也就是給自己留條后路。
標準很重要
相關的私有云標準對于用戶來說很重要,他們最終期望的是能把應用在云中實現遷移,如果沒有一個標準接口的話,這是很難實現的。
但是,目前還沒有相關的云計算接口標準可供大家參考。因此,對此保持一定的關注度,確保他們的云能夠跟上重要標準的演變進程,這是企業必須要去做的。
私有云風險較小 但不是不存在問題
盡管說私有云所面臨的風險要小很多,但它依然會面臨法規遵從、軟件許可、應用可靠性、SLA,以及服務器虛擬化管理等問題。企業IT經理切不可盲目樂觀,忽視了這些問題,否則,迎接你的恐怕會是更多的挑戰。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私有云看起來難度更小一些,但它同樣意味著IT服務模式的一種轉變,同樣需要面對許多困難。只有把這些問題都處理好了,企業才能***限度地發揮私有云的優勢,實現資源的合理調配,提高生產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