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2015盧億雷:新媒體時代下的廣告營銷
原創自互聯網業務誕生以來,對廣告業務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進一步落地,廣告業務發展也迎來了新技術。針對基于大數據的廣告業務的相關問題,51CTO記者在【WOT2015"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技術峰會】現場采訪了大數據資深專家,AdMaster技術副總裁盧億雷。
盧億雷,大數據資深專家,AdMaster技術副總裁。主要負責數據的采集、清洗、存儲、挖掘等整個數據流過程,確保提供高可靠、高可用、高擴展、高性能系統服務,提供Hadoop/HBase/Storm/Spark/ElasticSearch等離線、流式及實時分布式計算服務。 盧億雷對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計算、超大集群、大數據分析等有深刻理解及實踐經驗。有超過10年云計算、云存儲、大數據經驗,曾在聯想、百度、Carbonite China工作。擁有多項發明專利,《一種分布式文件系統及其數據訪問方法》和《一種數據備份的版本管理方法及裝置》等。
針對傳統廣告和大數據廣告的差異,盧億雷表示,傳統廣告是沒有算法模型來做效果投放的,大數據可以根據效果將不同的廣告不同的商品推送給不同的人,由此可以降低廣告主的成本。
在新媒體時代廣告營銷遇到的難點
現在互聯網發展速度很快,進入新媒體時代后,廣告投放的方式,營銷的方式相比之前有了更多選擇。自媒體的產生和壯大也拓展了廣告的傳播面。與此同時,也在發展上面臨著一些新問題。在盧億雷看來,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新媒體時代,保護原創變得越來越艱難,但還是有一些方法或手段來技術追蹤UI地址源在哪里。另一方面,新媒體的發展,對于技術的要求也挑戰也在更高。
廣告大數據平臺
“目前做廣告大數據技術平臺有很多,”盧億雷介紹道,“像AD Exchange(廣告交易平臺)、DSP(需求方平臺)、SSP供應方平臺、DMP(數據管理平臺)等。”他拿股市市場舉例,一個交易系統中有賣方、買方。賣方就是SSP,買方就是DSP,股票的交易系統就是AD Exchange。完成了交易之后,后面要做一些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也就是數據管理平臺(DMP)。
他又說道,你既然是關注廣告,比如里面的CPM是什么意思?“其實‘M’就是每1000次的曝光,這個‘M’就是千次的意思;CPC,就是每一次點擊;還有CTR,就是點擊率;還有CPS、CPV、CPA等有很多詞,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在百度、Google上查一下就知道了。”
如何精準投放?
所有廣告主都很關心一個問題:如何將廣告進行精準投放?盧億雷提到3W原則,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把合適的商品推給最合適的人。這個是前面的“3W”,***是“人”,就是那個People。這就是“3W原則”。他舉例說明,現在自己是在接受采訪,角色是被采訪人,晚上回家后則角色變換成了爸爸。角色發生變化后,在廣告推送時就需要針對時間來做區分。
“你現在給我推個尿不濕廣告,我***不會點也不會看,因為我還在被采訪。但是我晚上回家以后,你推個尿不濕廣告,我還會去點,還有可能去購買的。”
機器學習是未來趨勢
關于機器學習,盧億雷提到對于自然人處理,機器學習用得很多。比如跟機器對話,首先機器要識別你的語言,如果能夠識別當時的語調、語速甚至情緒,把這些因素加入機器學習中,那么跟機器人對話就會顯得很自然很舒服,不會有硬邦邦的感覺。他告訴筆者現在谷歌的Tensor和微軟的DSM都已經開源,喜歡機器學習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另外,Admaster會在明年初舉辦一個“反作弊大賽”,這里面就用到了機器學習的相關技術,可以識別出到底是人還是機器人。反過來說,跟機器學習對應的就是基于統計分析的另外一個發展方向。盧億雷還提到了“基于無標簽的自學習”,不用打標簽,是自學習的模式。
采訪***,筆者問及有哪些技術網站或者論壇推薦。除了“51cto學院”外,他 推薦了github、apaehub等國外的開源站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戳下方圖片,更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