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大裁員,直播業務或被裁 90%
作者:loonggg
不管是最近的愛奇藝大裁員,還是蘑菇街的大裁員,還是今天被爆出的百度直播業務大裁員,其實本質上很好理解。
大家好,我是校長。
最近這幾周是不是天天都能夠看到裁員的新聞呢?
比如:愛奇藝被曝出裁員 30% ,有的部門最高裁員比例達到 50% 左右;
比如:蘑菇街技術部門裁員 80%,只留 30 個左右的技術人員;
就在昨天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MEG)被曝裁員,有人說:“此次裁員為小規模調整”,但是也有百度的內部人士說:此次裁員絕非 “小規模”,甚至不少人直言 “以往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裁員”。
結合多位 MEG 員工和百度員工的信息,此次裁員的大致情況是:
1、百度將商業化提為業務的首要目標,花錢多、商業化能力(效果)越差的業務裁員越多,核心目標是在商業化能力弱的業務上節約人力成本,預算收縮。
2、游戲部門 300 多人幾乎全部被裁,直播業務被裁員 90%,即使是商業化能力較好的財經垂類直播,也有人被裁掉;教育等業務也有裁員,具體比例不詳。不排除 MEG 其他業務還有繼續裁員的可能。
3、在內部傳了一年多要離職后,百度副總裁、移動生態用戶增長部總負責人、互動文娛平臺總負責人曹曉冬的確要從百度離開。曹曉冬是百度的老兵,今年 2 月百度在完成對 YY 的收購后,他被任命為 YY 的負責人。為此還為他在廣州設立了一間辦公室。此外,他還負責百度的直播、好看視頻等產品和業務。
那我們從這些裁員事件當中能看到什么呢?又能學到什么呢?
正好前幾天有個讀者問我,如何看待蘑菇街裁員的事情?借此機會,我就跟大家好好嘮一嘮吧。
不管是最近的愛奇藝大裁員,還是蘑菇街的大裁員,還是今天被爆出的百度直播業務大裁員,其實本質上很好理解。
就是整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階段決定的,整個移動互聯網世界的布局已經完成,進入了成熟期,甚至是穩定期,各個互聯網大廠在移動互聯網世界形成的業務已經刻進了自己公司的基因里,其他廠也攻不進來了,因為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消失,進入用戶存量市場階段,各個大廠之間的壁壘已經形成,就像是直播業務,肯定干不過抖音和快手了,用戶習慣已經形成。
尤其是,在用戶存量市場階段,當用戶習慣成為企業或者行業壁壘,再簡單的靠大量的資本運作,燒錢補貼去獲取用戶已經不現實了,一是:用戶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了,早就熟悉這種套路了;二是:沒有增量用戶,存量用戶的習慣也已經很難改變。
舉個很現實的例子:滴滴被曝出這么大的事情,被國家查,現在都半年多了,不允許用戶注冊,也不允許下載了,其他打車業務還是沒有對滴滴形成任何影響啊,高德打車,美團打車也沒啥進展啊,在存量市場下,給機會,都無法爭奪用戶了。
所以,這些大廠已經從投融資,資本運作,燒錢補貼以金錢換發展的階段轉入到精細化運營的提高利潤的階段,以前不掙錢的業務,甚至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業務勢必都要被裁掉,專心進入到了提供運營和服務,以體驗和服務換利潤的階段了。
我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前一段時間各大互聯網大廠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了嗎?
財報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統一特點:各大互聯網廠商,廣告業務的營收都在下降,沒有一個同比增長的。
為什么會這樣?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大家都沒錢去做廣告了,其實這只是一方面,更大的一方面就是:在用戶存量的市場前提下,獲客成本太高了,用戶習慣固定了,廣告對用戶的影響在減小。在沒有增量的前提下,怎么辦?未來只能去靠體驗,服務去換取高額利潤了。
這就是為什么愛奇藝會員要漲價,芒果會員好像也在漲價了。
所以,我結合最近的情況,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你所在的公司部門,是一個邊緣部門或者不掙錢,甚至賠錢的部門,大家要及時跳出來了,有機會轉崗,趕緊轉崗,沒機會轉崗趕緊給自己準備后路吧,否則被裁員是遲早的事。
別天天只關注技術,趕緊去了解一下自己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及盈利情況吧,這決定你的前途。
昨天看到一個朋友,公司三個月沒發工資了,沒有及時止損,昨天找老板談,沒啥辦法,公司就是沒錢,老板說仲裁也沒錢,只能有錢了,一點一點的還。
所以,一旦公司沒錢發工資了,應該要及時止損啊,趕緊走,呆的越久,可能就越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了。
責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非著名程序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