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多云戰略的七個要點

我們已步入多云IT基礎設施的時代,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來自不同云服務提供商的服務,為此,它們正尋求制定更具針對性、更協調一致的多云戰略,以避免潛在的混亂局面和失控的成本。
Gartner預測,今年全球公有云支出總額將達到723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21%,推動這一增長的因素包括AI在IT和業務運營中的應用、云應用場景的拓展,以及分布式、混合式、云原生和多云環境的興起。
Gartner還預測,到2027年,90%的企業將采用混合云方式,并且企業未來一年需要克服的最緊迫的GenAI挑戰將是實現混合云和多云環境中的數據同步。
采用多云模式的一大關鍵優勢在于靈活性,IT負責人正充分認識到這一點,HostingAdvice的調查顯示,90%的CIO認為,任何企業都不應將全部基礎設施托付給單一云服務供應商。
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還表示,他們至少與兩家“替代云”提供商合作,這里的“替代云”指的是除AWS、微軟、谷歌、IBM或甲骨文以外的任何云服務提供商,與此同時,63%的IT負責人依賴兩到三家大型云服務提供商。
那么,制定多云戰略需要考慮哪些關鍵因素呢?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全面盤點企業應用,做到心中有數
利用應用組合管理(APM)等工具,全面盤點企業應用,對于制定更具針對性的多云戰略至關重要。
Gartner指出,APM的主要目標是“識別、確定優先級,并提出改進應用組合的機會,包括替換、遷移、現代化、整合和淘汰等方面”。
APM可顯著助力管理和優化多云環境中部署的應用,部分工具能夠追蹤應用性能指標,確保用戶體驗達到最佳。
盤點應用可帶來諸多潛在益處,如提高可見性和控制力、優化和降低成本等。
金融服務提供商Corpay的CIO斯科特·杜福爾(Scott duFour)表示:“我們確實會定期盤點應用,特別是SaaS成本,近年來,這部分成本已大幅轉嫁給了供應商。”
“續約期往往伴隨著大幅漲價,而附加價值卻微乎其微,因此,我們通過讓采購部門盡早參與談判來應對這一問題,”杜福爾說,“我們還會尋找跨部門的重疊解決方案,以便利用公司規模爭取更有利的條款。”
通過統一管理和治理應對復雜性
對于使用多家供應商提供的數十種云服務的企業而言,復雜性可能迅速失控,導致混亂、成本飆升及其他問題,因此,管理這種復雜性應成為任何多云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管理多個云平臺本質上就很復雜,因此統一管理和治理至關重要,”商業咨詢公司Protiviti的董事總經理兼全球云業務負責人蘭迪·阿姆克內希特(Randy Armknecht)表示。
“實現供應商間流程和工具的標準化可防止混亂,保持一致性,”阿姆克內希特說,云原生應用保護平臺(CNAPP)是一種全面的安全解決方案,可保護云原生應用從開發到運行時的安全,他表示,“這些平臺可在供應商間提供基礎的控制執行和可觀測性”。
網絡安全咨詢公司NCC Group的總監兼高級顧問奈杰爾·吉本斯(Nigel Gibbons)表示,多云成功還需要重新審視組織風險狀況。他說:“企業必須仔細評估自身需求,制定采用和管理多云技術的全面戰略。”
吉本斯說:“隨著企業努力利用云計算不斷演變帶來的機遇來開發服務和產品,向云計算的大規模遷移及其復雜性‘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地滲透到業務中’。”
通過全面的安全計劃管理訪問權限并保護數據
對于各類企業而言,網絡安全都是一大挑戰,而在使用多個云服務和供應商時,這一挑戰尤為嚴峻。多云戰略必須包含管理服務訪問權限和保護數據的條款,尤其是保護客戶信息和知識產權等敏感數據。
吉本斯說:“必須確保只有授權用戶才能訪問多云環境,并且他們擁有訪問特定數據和應用的適當權限,還必須確保所有云平臺上的安全策略保持一致,且不存在攻擊者可利用的安全漏洞。”
吉本斯表示,保護多云環境中的數據涉及管理不同供應商間差異化的應用程序接口(API)、配置和合規要求。他說:“與單一云環境不同,多云環境擴大了攻擊面,需要抽象層來協調各平臺的控制和可見性。”
阿姆克內希特補充說,所有使用的云服務都必須采用統一的安全措施。他說:“集中身份和訪問管理,并執行嚴格的數據保護政策,對于填補攻擊者或合規審計人員可能利用的漏洞至關重要。”
阿姆克內希特說,CNAPP可為此提供幫助,但最有效的做法是戰略性地應用安全工具,如對靜態數據進行加密和備份。
利用AI實現自動化和集成
作為多云戰略的一部分,企業可以利用AI工具實現管理任務自動化和云服務集成。
吉本斯說:“AI通過管理資源分配、性能監控和事件響應等復雜任務來提高效率。”
“它實現了不同平臺間的智能集成,降低了運營成本,減少了人為錯誤,并通過主動優化和提升韌性洞察,支持可擴展、自適應的云環境,”吉本斯說,“未來,沒有AI的輔助,管理和運營云環境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Sendero咨詢公司負責人斯科特·西馬里(Scott Simari)曾為多個行業的客戶領導過轉型項目和多云實施,他表示,在多云環境中,“利用AI實現管理任務自動化和云服務集成,不僅關乎整體效率,更直接關乎解決其分布式基礎設施問題”。
西馬里說:“多云環境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蔓延’,這種情況可能迅速發生。”“當多樣化部署為企業帶來盲點和不一致性時,就會出現這種問題。AI通過幫助企業確保各云平臺間的治理和一致性,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強大工具。”
西馬里表示,企業可以通過將政策直接“編碼”到AI引擎中來實現治理自動化,然后利用基礎設施即代碼和政策即代碼原則,在所有云環境中持續掃描并執行這些政策,以保持統一性。
關注成本和使用情況,優化支出
使用多個云服務可通過降低運營成本幫助企業節省資金。“但必須記住,降低成本也可能帶來新的成本管理挑戰,”吉本斯說,“這包括需要制定全面的成本優化戰略,考慮不同云服務提供商間的工作負載部署、定價模型和使用模式等因素。”
吉本斯說,這催生了一種新的運營模式——“財務運營”(FinOps)。他說:“要降低成本,首先要通過調整規模、自動擴展和消除閑置資源來優化資源利用率。”“利用成本效益高的定價模型,如預留實例或競價實例,并將工作負載分配給最具成本效益的云服務提供商。”
阿姆克內希特表示,在使用多個云時,主動進行成本管理對于防止費用失控至關重要。他說,跨供應商監控使用情況并優化資源可防止浪費,確保成本效益。“要注意云間的數據流,因為多云環境中的成本效益取決于具有成本意識的應用和系統架構,”他說。
西馬里說:“AI通過支持財務運營工作,在優化云支出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AI可以利用[機器學習]并分析歷史消耗數據,預測未來需求,并支持對各種云環境進行調整規模,這確保了企業只為實際需要的服務分配資源。”
利用微服務和容器確保可移植性
阿姆克內希特表示,將應用設計為封裝在容器中的微服務,可使其具有可移植性和云中立性。他說:“這種方法可以利用各供應商的最佳原生服務,同時避免被鎖定,并提高韌性,應用的設計必須便于遷移。
例如,阿姆克內希特說,無論托管在亞馬遜網絡服務、微軟Azure還是谷歌云平臺上,調用亞馬遜簡單存儲服務(S3)存儲桶的微服務都將繼續這樣做。
吉本斯說,使用微服務、原生服務和容器可實現應用的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和韌性。他說:“微服務支持獨立部署,容器確保一致的運行時環境,原生服務則針對每個云優化性能,它們共同支持更快的開發周期,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并增強異構云平臺間的敏捷性。”
重新思考IT組織架構
多云基礎設施的興起,在很多情況下可能迫使企業重新思考現有的IT組織架構,不僅要考慮架構方面的因素,還要考慮技能、培訓和人才方面的因素。
吉本斯說,企業需要為云優先的世界重新設計運營模式。他說:“這對多云成功至關重要,這需要重組團隊、投資跨平臺培訓,并招聘擅長云原生工具和開發運維(DevOps)實踐的人才。”
吉本斯表示,調整角色和工作流程可促進敏捷性、加強協作,并確保在多樣化的云環境中實現有效治理,從而降低風險并最大化運營價值。
Sendero咨詢公司的西馬里表示,主要的組織變革不一定是要組建嚴格的特定平臺團隊,而是要培養持續學習的文化,以跟上不斷演變的云技術。
西馬里說:“據我觀察,IT團隊成員會參加不同云服務提供商的會議,以保持更新和了解。挑戰更多在于確保IT組織不斷了解[云服務提供商]技術,而不是對團隊結構進行徹底改革。”
因此,西馬里表示,建立一個卓越中心變得極具價值。他說:“這可以成為共享知識、最佳實踐和持續培訓的樞紐。卓越中心使IT組織能夠保持敏捷、緊跟時代,并有效管理多個云平臺上的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