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還是靠機器人吧!首屆機器人運動會閉幕:票價終究保守了
男籃亞洲杯中國隊1分憾負澳大利亞,但另一邊綠茵場上,中國機器人傳來好消息:
1-0戰勝人形機器人版德國戰車,再次將世界冠軍收入囊中。
獲得勝利的是清華火神隊。
只見身穿紅色隊服的火神隊1號一腳大力抽射,足球命中德國隊球員堅硬的后腳跟,直接回彈入網!

這一波啊,其實戰術是翻袋(doge)。
一記烏龍球,奠定這場5v5機器人足球賽最終的勝負之勢。而這樣的讓觀眾們一邊鼓掌歡呼一邊忍俊不禁的場面,亦是本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小小縮影。
怎么說?值此閉幕之際,一起來復盤一波機器人冠軍們的鬼畜名場面吧~
名場面,夠帥也夠鬼畜
首先來看宇樹7塊金牌之一的100米障礙賽。
G1跨欄動作一出,現場歡呼聲之巨,毫不遜于人類運動會。

最終,宇樹以33.71秒的成績拿下這項比賽的冠軍。
但其實嘛,是有機會更快的,如果不是……

畫面轉到自由搏擊賽場,決賽選手這架勢確實帥氣,看后邊藍衣服大哥的反應就知道打得漂亮。

但在這場機器人運動會中想要爭得冠軍,帥氣之外,總要留下點別的素材(doge)。

還有快把自家操作員小哥累出工傷的百米飛人:

把友商工程師“無情”撞飛的長跑健將:

△圖源:抖音@宅生同學
興奮過頭沖出廣告牌,被工程師趕緊提溜走的足球運動員:

總之,鬼畜名場面第一,比賽第二。不如跳舞,不如跳舞。

技術實戰第一,比賽第二
咳咳,玩歸玩,鬧歸鬧,話說回來,這次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賽場的熱鬧背后,硬核程度也是拉滿了的。
就拿解說來說,不僅要解說比賽畫面,還得把“端到端”、“視覺識別”等等專業術語都熟練掌握。其實也是為了讓觀眾在享受精彩的比賽之后,也能真正了解到當今世界機器人進化到了什么樣的水平。
技術細節方面,咱們就展開講講開頭提到的機器人5V5足球賽。實際上,這是此類賽事首次上演5V5規格——
足球賽里的機器人全部都是自主行動,無人操控,機器人的數量越多,也就意味著復雜度越高。最早起源于1992年的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最新采用的就是3V3對戰模式。
參賽隊伍們本次采用的都是加速進化的BoosterT1機器人:

硬件一致,比賽勝負的關鍵,就是看算法。
比如清華火神隊鎖定金牌,靠的就是這一腳獨家“射門”算法——50支參賽隊里,只有他們調教機器人掌握了這個動作。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是全自主上場,何時射門,何時回防,都是機器人自己判斷的。這背后就涉及到對球、對自己,以及對球門位置的掌握。
也就是說,這場比賽真正考驗的是機器人的視覺識別和空間判斷:每個機器人頭上都裝有4個攝像頭,其中1個主攝像頭負責視覺感知,像人眼一樣鎖定足球位置,另外3個攝像頭則進行距離分析和信息采集,幫機器人判斷周圍環境。
每一次追球、每一次攔截,全靠算法精準計算。機器人一看到球和球門,必須在0.1毫秒內立刻響應動作,否則連貫性就會被打破。
另外,本次比賽雙方都引入了躲避碰撞算法,讓機器人在場上跑動更聰明也更安全。紅藍兩隊在策略上也各有側重:
- 德國隊采用穩健的聯防策略,前鋒幾乎不回撤到后場防守,全力壓制進攻。
- 火神隊則采用人盯人策略,前鋒有機會回到后場防守,后衛也可能沖到前場參與進攻,攻防轉換更靈活。
當然,“團隊智慧”也是重點。機器人足球賽的意義不僅在于看誰單個球員技術高超,更在于比拼整支隊伍的戰術智慧——誰的算法更聰明,誰的策略更巧,才是真正的勝負關鍵。

26個賽項487場比拼,已經落下帷幕。
作為觀賽者,我們也還沉浸在賽場的熱烈之中,想要摳細每一個名場面——
那里既有最前沿技術驚人的進展,也有現實的技術考驗值得思索。
從機器人馬拉松,到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運動賽事激發的熱血背后,實驗室里的技術攻關也被更清晰地展現到公眾面前,我們得以一窺,當今世界機器人技術的真實面貌。
說實話,已經開始期待明年的比賽了。
BTW,今年的比賽日門票是128元起,最貴428元。賣得屬實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