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高薪靠信仰!以文化破局,Anthropic憑「使命驅動」殺出AI人才血路
如今的大模型廠商,如足球豪門一樣爭奪開發者,動輒開出百萬甚至千萬的年薪。
例如Meta花五千萬年薪來招募AI工程師,身價已經超過了足球明星姆巴佩和內馬爾。
在Meta與OpenAI等科技巨頭之間,頂尖AI人才的爭奪戰已近白熱化。
然而,事實證明,熱門大模型Claude的締造者——Anthropic,正成為眾多頂尖工程師心之所向的工作之地。
薪資并不是留住AI開發者的唯一原因。
AI新貴Anthropic不與Meta競逐天價薪酬,卻在工程師留任率上獨占鰲頭。
數據不會說謊
驚人的工程師凈增長率
風險投資公司SignalFire的最新研究揭示:Anthropic在工程師團隊的擴張速度上已超越競爭對手。
其工程師凈增長率(招聘數與流失數之比)高達2.68,這意味著每流失約1名工程師,就有近2.7名新工程師加入。
相比之下,這個數字在OpenAI是2.18,Meta是2.07,而谷歌則僅為1.17。
這說明有更多的開發者愿意前往Anthropic工作。

SignalFire指出,雖然我們不能苛求Meta、谷歌這樣的成熟巨頭能像初創公司一樣迅猛增長,但Anthropic在人才保留方面的卓越表現,在招聘競爭已達頂峰的硅谷,無疑顯得格外突出。
使命感:不可用金錢衡量的引力
今年夏天,Meta為組建其超級智能實驗室而四處出擊,CEO扎克伯格更是親自向各路頂尖人才發出邀請。
對此,Anthropic的CEO Dario Amodei近期在播客中坦言,公司不會跟風匹配Meta開出的天價offer。
在面對Meta開出的工作邀請時,不少Anthropic工程師表示自己甚至不愿意與扎克伯格交談。
Amodei認為,這種競價對其他同樣才華橫溢、卻未被挖角的工程師不公平。
不過盡管這樣,公司的員工依然選擇留下。
這是由于Anthropic能提供Meta這樣公司無法提供的東西,那就是使命感,是與員工價值觀的契合。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Meta試圖用金錢購買無法被收買的東西——那就是對使命的真正認同。」
由于Anthropic對大模型安全性的承諾、高質量的研究和頂級研究人員團隊,促成了AI領域的工程師加入。
Anthropic由前OpenAI員工于2021年創立,他們的使命是構建更加重視安全性,并探索如何能讓人工智能與人類的價值對齊。

而這些年來,Anthropic也一直在踐行這一價值觀,積極展開模型安全性,模型可解釋性等的研究工作。
咨詢公司SignalFire合伙人Heather Doshay表示,這種獨特的使命和企業文化,對人工智能求職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技術與文化的雙重魅力
在他與眾多人工智能行業的求職者交談中,最高比例的員工認為最想去工作的夢想公司是Anthropic。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Michael Shamos教授分析,薪酬固然重要,但當各家公司的薪酬包沒有數量級差異時,使命感、企業文化和技術前沿性就成了決定性的考量因素。
薪水是一個主要因素,但如果薪酬方案沒有一個數量級的差異,使命和文化就會成為更大的考慮因素。
他認為這存在周期性:今天Claude最火,人們涌向Anthropic;明天GPT-5問世,風向可能又會吹回OpenAI。
特定公司最近的技術進步也是一個決定AI工程師決定去哪家工作的因素之一。
在公眾的認知里,說起大模型,第一個想到的依然是OpenAI的ChatGPT。
因此OpenAI在招聘市場上會自帶粉絲濾鏡,人們會覺得為OpenAI工作是一件很酷的事。
但是Anthropic的Claude,因其出眾的編碼能力長期以來在開發者社區中非常受歡迎。
而這個群體包含了AI工程師,這也使得AI工程師對Anthropic更為熟悉,這也可以解釋為何Anthropic能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遙遙領先。
谷歌方面回應稱,其員工流失率極低,并持續吸引著包括來自競爭對手的頂尖人才。
顯然,這場人才馬拉松還有很長的賽程。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競賽中,勝負仍未有定論。
在美國科技新貴和巨頭間的人才爭奪戰,在太平洋的另一邊也在上演。巨頭如雷軍的小米以千萬年薪招募人工智能工程師。
但對于創業團隊來說,能夠留住人才的不只是高薪和股權,還包括企業的獨特價值觀與文化。
這一點Anthropic的經驗值得所有國內AI初創企業學習,只有提出一個足夠酷的使命和愿景,服務好開發者社群,才能讓人才愿意加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