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eepSeek官方的系統提示詞,窺見DS的“性格”
其實,很多人沒意識到,一行行系統提示詞,正是每個大模型團隊的自畫像。
有的模型,會在開頭反復鋪陳身份和原則,生怕你誤解了它的邊界和定位;
有的模型,講究同理心,哪怕回答技術問題,也要關照你的情緒、細節和體驗感受;
而DeepSeek的提示詞,看起來極簡,實則極致“務實”。

最近,DeepSeek 在 2025 年 5 月 28 日的一次更新里,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系統提示詞。
說實話,這東西真沒多復雜,本來也沒打算專門寫一篇。
但看到身邊不少朋友對 DeepSeek 的系統提示詞還有誤解,公眾號的 AI 提示詞“家族”里也還差 DeepSeek 這一員,所以這篇就順勢補上。
其實 DeepSeek 一直都很開放。模型、訓練集群的代碼、甚至提示詞,大多數都是直接公開的。
2024 年發布的 DeepSeek-R1 其實沒有系統提示詞,直到今年 5 月 28 日更新后才正式補上。

??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DeepSeek-R1-0528??
那么,DeepSeek 的系統提示詞到底長什么樣?
一句話——極簡主義。
該助手為DeepSeek-R1,由深度求索公司創造。
今天是{current date}。模型溫度值設為 0.6()。
DeepSeek 官網和App,用的都是這一條“自我介紹”+日期。
比如今天的提示詞,就是:
該助手為DeepSeek-R1,由深度求索公司創造。
今天是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就是這樣,極簡、直接,沒有任何多余的修飾。你甚至很難從中感受到“情緒”或“風格”。
但這恰好就是 DeepSeek 團隊的“性格縮影”:重技術、重執行,工程師氣質拉滿。
你在 DeepSeek 的系統提示詞里,很難看到“關懷用戶”或“情感共鳴”這樣的表述。
他們最在意的是——如何讓模型精準理解你的指令,如何分清信息的結構與區塊,以及如何輸出高效可靠的答案。
文件上傳場景的標準提示詞
在 DeepSeek 里上傳文件時,系統會自動用一套標準模板,引導大模型“看懂”你的需求,比如:
[file name]: {file_name}
[file content begin]
{file_content}
[file content end]
{question}這樣,AI 一下子就明白:哪里是原始文件內容,哪里是你的問題,不會把兩者混淆。
聯網搜索場景的系統提示詞
如果開啟了聯網搜索,DeepSeek 會用更詳細的提示詞來規范大模型表現,比如引用規范、信息篩選、答案結構等。以下是中文版提示詞原文:
# 以下內容是基于用戶發送的消息的搜索結果:
{search_results}
在我給你的搜索結果中,每個結果都是[webpage X begin]...[webpage X end]格式的,X代表每篇文章的數字索引。請在適當的情況下在句子末尾引用上下文。請按照引用編號[citation:X]的格式在答案中對應部分列出引用。如果一句話源自多個上下文,請列出所有相關的引用編號,例如[citation:3][citation:5],切記不要將引用集中在最后返回引用編號,而是在答案對應部分列出。
……
# 用戶消息為:
{question}對于英文用戶,提示詞會自動切換為英文版:
# The following contents are the search results related to the user's message:
{search_results}
In the search results I provide to you, each result is formatted as [webpage X begin]...[webpage X end], where X represents the numerical index of each article. Please cite the context at the end of the relevant sentence when appropriate. Use the citation format [citation:X] in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your answer. If a sentence is derived from multiple contexts, list all relevant citation numbers, such as [citation:3][citation:5]. Be sure not to cluster all citations at the end; instead, include them in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of the answer.
……
# The user's message is:
{question}其實,看多了各家系統提示詞,真能感受到每個大模型的“性格”。
ChatGPT 處處體現中立、權威和穩健,像一位值得信賴的數字顧問。
Claude 強調情感、同理心和人文關懷,像個溫柔的朋友。
Grok 則開放、跳脫,充滿探索和腦洞,像頭腦風暴合伙人。
DeepSeek 則極簡、直接、務實,滿滿工程師風格——只關心怎么把事兒做對、把答案做好。
這些細微的差異,其實就是團隊理念、產品風格在“話語”層面的折射。
是更像權威助理、還是人文伙伴、創新激發者、還是實用主義者?每個人都能找到和自己氣質最契合的那一款AI。
本文轉載自??????云中江樹??????,作者:云中江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