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Coding?ShellAgent三句話造出馬斯克同款「AI女友」!
Coding或許真的不存在了!
《三體》中科學家楊冬在智子鎖死地球科技后絕望的寫出了「物理學不存在了」。
不過我們現在不僅不用絕望,還可以非常高興的喊出「再也不用Coding了」!
從Copilot到Cursor,從Chat到Agent,AI的發展正在吞噬開發的上下游,設計、編碼、測試、部署和運維統統不需要。
甚至,就連Vibe Coding 1.0也已經過時,歡迎來到2.0時代!
就在這兩天,我們意外發現了一個名為「ShellAgent」的產品,他們主打一個零門檻、端到端的Agent構建,只有想法,沒有代碼。
三句話就能生成一個「直接使用,直接發布」的APP。
算命/炒股/天氣/電影/音樂/視頻等統統不在話下,甚至還可以立刻手搓一個馬斯克同款「AI女友」。
圖片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些神奇的「魔法時刻」。
一鍵擁有馬斯克同款AI女友
ShellAgent的「工作室(Workshop)」有一種簡潔的哲學之美,只有一個對話框。
圖片
只需在聊天框輸入「幫我制作一個二次元AI女友」,然后就可以轉身下樓去買咖啡了。
圖片
回來的時候就會發現,ShellAgent不僅準備了一個介紹角色的小卡片,而且還把可以交互的按鈕準備好了。
點一下,我們的「AI女友」就做好了。
圖片
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了bug,也完全不用擔心。
直接點「Fix with ShellAgent」,就可以一鍵完成修復了。
圖片
不愧是面向「小白」的智能體構建器,實在是貼心。
圖片
最后,我們再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部署」,就可以和自己定制的「AI女友」互動啦!
圖片
比如,我的這位便是一個AI領域的專家。
既然如此,比起閑聊,我們先問問她「什么是強化學習」。
很快,她就開始講解起了什么是環境、狀態、動作、獎勵,以及策略等等,而且還用森林里的小動物做了比喻,非常符合人設。
圖片
除了直接生成AI女友,我們還可以構建一個「賽博Cosplay」,將真實人物一鍵P圖為動漫風格。
圖片
圖片
不論是哈利波特風、還是天空之城風,各種風格應有盡有。
而且類似這種生圖類的Agent本就是ShellAgent的老本行,一個字,強!
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打開「Requirement」,就能看到Agent會自己去寫后端功能,不需要手動集成。
比如,在需要生圖時,它就會自動生成Flux Widget來實現這個功能。
完全讓「小白」跨過所有的前后端、API調用等程序員專屬技能。
圖片
相比之下,如果我們換成那些傳統的AI Coding工具,即便強如Claude Code,也無法做到讓idea一鍵實現。
圖片
尤其是,在使用AI Coding工具時,不可避免地要去檢查具體的代碼;相比之下,ShellAgent真正做到了「無需看任何一行代碼」!
即使遇到問題,只需要回到Chat界面繼續「提需求」即可。
圖片
不得不說,ShellAgent這種「一句話打造一個Agent」堪稱是對Coding的正式告別——只需一句話,便可實現從「想法」到「產品」的蛻變。
賽博算命,老黃40歲加入佳境?
最近,黃仁勛穿著皮衣在北京的炎炎夏日之下接受采訪,可以說火到出圈了。
在現場,讓人印象最深的回答之一便是,老黃表示自己已經財富自由25年了,不用為孩子和家人擔憂,可以完全投入到自己的事業當中。
那么,「腦洞」來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搞一個「賽博算命先生」,看看能不能算出來老黃的「財運」?
很快,ShellAgent生成了一個生辰八字分析器——只需輸入出生年月和地點,就能分析出這個人的運勢、五行、事業、婚姻情感等等。
圖片
根據ShellAgent自動生成的「信息收集表」,填入出生年月和出生地點就可以了。
圖片
接下來,就到正戲了——輸入老黃的出生年月日。
圖片
從結果來看,這個「算命先生」似乎還可以,說老黃是40歲以后財運漸入佳境。
比現實中稍晚了一些,但差不太多。
圖片
既然是「賽博算命」,怎么能少了「看掌紋」這個環節。
隨著指令的輸入,ShellAgent便自動開始為任務「構思應用名稱」,并列出自己的工作順序。
在右側,我們可以實時追蹤它的任務清單和標記用戶旅程的流程圖,所有這些都能作為上下文,隨時調整!
圖片
Prompt:幫我打造一個看手相專家,只需輸入手掌照片,就能測算我的運勢
依然是端到端的text2app,而且ShellAgent還提供了一個「User Journey」功能,可以通過該功能概覽APP的創建過程。
圖片
很快,一個看手相APP就構建完成。
圖片
圖片
圖片
并且還可以二次要求,將生成內容轉化為「長圖」,Agent會再次啟動,將新功能生成長圖加入到APP中。
圖片
圖片
最終我們就獲得一張手相分析圖。
圖片
電影經典名場面,看圖即猜
一張圖,猜出電影名字,ShellAgent也能一鍵完成搭建。
只需要說一句「看圖猜電影AI」,它便立即開始執行了,在構建過程中,會向你提前確認一些細節,包括圖片類型、電影范圍、交互方式等。
圖片
不一會兒功夫,ShellAgent就完成了一款應用。并且,還有一個項目總結,涵蓋了核心功能、應用特點,使用方式。
圖片
在部署前,可以先在右側對話框中進行測試。比如,上傳一張經典劇照,看它能否正確給出解答。
圖片
不出所料,AI智能體一次性給出了正確答案——「穿普拉達的女王」。
更令人驚喜的是,它還給出了電影上映年份、導演、主演名字,并且圖中三位女演員的名字,以及電影場景中的角色一一給出描述。
圖片
另一個國產電影經典名場面,它瞬間解讀出了紫霞仙子的意中人。
圖片

打工人待辦助手,遇事不慌
對于打工人來說,每天要面對繁雜的事,常常應接不暇。
這時,一個能智能規劃日程、提醒重要事項的AI助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圖片
不如,就讓ShellAgent創建一個「智能待辦事項助手」。
在創建之前,它會告知一些限制,以及可行的替代方案。同樣,在執行任務之前,也會事先確認好核心需求。
比如,要求是打造一個會話內待辦助手,具備時間管理建議、任務分解建議等功能。
同時還要告訴其,應用場景主要在「日常工作任務管理」,以及通過自然語言輸入任務。
在此過程中,ShellAgent主動調用了Claude組件,并可視化了用戶交互流程。
圖片
完整構建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片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15-30分鐘,智能待辦事項應用助手就完成了。
圖片
這時就可以直接開啟測試,把需要待辦任務,一一扔給AI。
首先,添加一個「明天下午2點開會討論項目方案」,它會根據要求,給出優先評級,下一步行動建議。
圖片
隨后,我們又添加了兩項新任務,「傍晚6點去超市買一周的食材」、「晚上9點給朋友或家人打個電話,聊聊近況」。
圖片
假設一天的任務全部添加完畢,就可以查看任務列表了。
AI助手會貼心地把一天中所有的任務,根據時間、類別、預計用時等,全部規劃完成。
圖片
若是完成了其中一項,直接告訴其任務編號,AI助手就幫我們打勾了。
圖片
這套流程走下來,不得不夸ShellAgent生成的AI助手太強了,人手一個Agent夢想成真。
從這些實測不難看出,完全對話式的(Talk-app)的App創作流程才是Vibe Coding的下一個形態。
無需IDE、無需Coding、甚至無需測試和部署。
就像OpenAI的Codex團隊在接受采訪中曾提到的,未來的編程就像是刷Tinder,遇到好的需求就「點贊」,遇到不好的就「滑掉」。
ShellAgent帶領我們率先進入Vibe Coding 2.0時代。
Vibe Coding進入2.0時代
現在,MyShell在X平臺上有20多萬粉絲,最新推出的Web版本主打的是Vibe Coding 2.0。
未來通過自然語言不僅僅是和AI聊天這么簡單。
當大模型的能力不斷提升,人類的「自然語言」幾乎可以說是變成了一種「咒語」,無所不能。
老黃在歐洲科技月就說未來的編程語言是「Human」。
提出氛圍編程的Karpathy在他的個人賬號上始終置頂的一句話就是「英語(他的母語)是未來的編程語言」。
圖片
自「氛圍編程」被提出(Vibe Coding)之后,科技巨頭們對于AI Coding這件事就持續加碼。
Cursor的百億估值、Windsurf的狗血收購劇情,都在表明,讓編程變得容易更容易確實是一門好生意。
Cursor從零到百億美金只用了不到3年,這三年就是Vibe Coding呼聲最大的三年。
Windsurf更是經歷了管理層被連鍋端,員工傻眼的,但又迅速被買斷的狗血事件。
除了商業,科技巨頭紛紛宣布內部代碼已經開始由AI生成,谷歌揚言目前50%的代碼都是AI生成。
對于編程本身來說,更成為了AI模型的試金石。
不論是閉源ChatGPT、Gemini還是開源的DeepSeek、Qwen、Llama等模型,發布新模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幾個編程基準測試一下。
這在過去很難想象。
Vibe Coding已經成為AI時代一種全新的生產范式,一個月100美元的Claude Max、200美元的ChatGPT Pro還有馬斯克300美元一個月的SuperGrok Heavy,都在證明氛圍編程的潛力。
氛圍編程某種意義上是AI時代的創造力載體,就像過去我們的創造力是通過Tiktok、Instagram等短視頻載體來表現。
手機、攝像頭和網絡催生了繁榮社交媒體生態,現在AI時代來了,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創產品的能力,一個新時代仿佛在招手。
但冷靜下來會發現,目前Vibe Coding(暫且稱為1.0時代)依然運行在Cursor等IDE上,距離讓普通用戶能接觸到依然還差了部署和運維的步驟。
這樣一來,「編程能力」又回到了少數技術派手中。
頂級程序員借用AI可以達到C羅的身價,而普通人卻被Vibe Coding隔離到時代之外。
只有真正的Talk-app范式才能達到AI平權,畢竟人人都會自然語言。
如果能有一個地方,能打通「想法」——「產品」中間的所有步驟,就像AI聊天一樣,說句話就能打造一個產品或者APP,那每個人都可以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具象成可用的產品來分享交流。
AI編程終極鑰匙:人類語言
其實提升開發效率,在AI出現以前就是一個很大的「議題」。
比如各種前端框架、后端框架、低代碼平臺等。
AI出現后,自動寫代碼帶火了Cursor、Windsurf等IDE平臺,Cursor更是創下了最快百億美金估值公司的記錄之一。
MyShell的使命是將AI編程的故事再進一步。
就像老黃和Karpathy所憧憬的那樣,通過「人類的自然語言」直接生成APP。
當AI的能力能夠「吞噬」互聯網那個時代的上下游節點,直接接管編碼、測試、部署甚至運維。
這就是新時代的TikTok和Instagram,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產品。
從表達自己,到創造世界。
MyShell,就是那把鑰匙。
讓每個人真正成為創作者的時代,已經到來。

































